-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糧穀原料
*第一節概論表2-31980-1996年間世界穀物的貿易量(萬噸)1980199019941996進口國中國1555157215361662日本2365265729512653韓國51490911931128原蘇聯28943144226393墨西哥7137597961040出口國美國11271904071028853加拿大2046222525992097澳大利亞1946149717261988法國1807299825612600阿根廷292104310561123世界進口21891223522265323921出口22325226442312323373一、穀類(一)穀類的生產、消費與流通穀類為稻米、小麥等禾本科植物的種子,還有一些雙子葉植物的豆類。
*第一節概論(二)穀類食物的特徵1.營養豐富:在我國居民的膳食中,約有60~70%的熱能和60%的蛋白質來自穀類,是膳食中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提供一定量的無機鹽。2.常食不厭、供應充足3.成本較低、便於流通4.可以轉化為動物性食品(三)穀類的性狀和成分1.構造與組織(1)胚芽(2)種皮(3)胚乳
*第一節概論2.成分組成與營養(1)蛋白質糧食因種類不同,蛋白質的含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一般穀類糧食含蛋白質不超過15%(6%~14%之間),豆類和油料中蛋白質含量可高達30~40%。糧食蛋白質是我國人民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主要糧食中的蛋白質①小麥麵筋蛋白質②玉米蛋白質
*第一節概論③大米蛋白質④豆類蛋白質(2)脂肪穀類中脂肪含量較低,在2%左右。(3)碳水化合物①單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木糖等②低聚糖:糧食中主要的低聚糖有蔗糖(集中在胚乳中)、麥芽糖(在麥芽中含量較多)、纖維二糖(以上三者為雙糖,即由兩個單糖分子組成)、棉子糖(三精)、水蘇糖(四糖)。③多糖:澱粉、纖維素、半纖維素
*第一節概論(4)礦物質與維生素穀類所含礦物質中,磷、鉀比較豐富,但含鈣、鐵較少。糧食是人體維生素的主要來源。糧食中的維生素,根據其溶解特性的不同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兩大類。主要的脂溶性維生素有A、D、E、K四種,它們不溶於水,而溶於脂肪及溶脂的有機溶劑中,主要的水溶性維生素有B1、B2、B6及維生素C等數種。糧食中不含維生素A,但合有維生素A原——胡蘿蔔素。胡蘿蔔素在人體內能轉變成維生素A,但當胡蘿蔔素的攝入量超過人體的需要時,通常就不再轉化為維生素A。
*第一節概論(四)穀類的保藏與衛生1.保藏:低溫貯藏(10~15℃),相對濕度為70%~80%。2.穀物食品工廠和設備的衛生(1)廠址選擇(2)庫房和車間(3)設備衛生(4)水源衛生
*二、豆類(一)豆類的生產、消費與流通豆類屬於雙子葉植物豆科蝶形花亞科,多為一年生或越年生。主要特徵是:果實為莢果,即種子成熟於莢皮之中,通過根瘤菌從空氣中固定氮以供其生長。一般子粒中含蛋白質20~30%,且賴氨酸豐富。豆類是人類三大食用作物(禾穀類、豆類、薯類)之一,在農作物中的地位僅次於禾穀類。主要包括:蠶豆、豌豆、綠豆、小豆、豇豆、普通菜豆、利馬豆、扁豆、鷹嘴豆、瓜爾豆等。在我國,大豆和花生習慣上不包括在食用豆類之中。大豆算作穀類,花生算作油料或乾果。
*分類:食用豆類按其籽粒營養成分含量,可分成兩大類:第一類為高蛋白(35%~40%),中澱粉(35%~40%),高脂肪(15%~20%)如羽扇豆、四棱豆等;第二類為高蛋白(20%~30%),中澱粉(55%~70%),低脂肪(5%),如蠶豆、豌豆、綠豆、小豆、更豆、普通菜豆、多花菜豆、小扁豆、飯豆,其次為四棱豆、木豆、利馬豆、藕豆、鷹嘴豆、黎豆等。我國栽培的主要是第二類食用豆類豆種。(二)豆類的營養成分豆類含澱粉和蛋白質都很豐富,所以我國人民常作為糧、菜、飼料兼用農作物。豆類的蛋白質含量達20~28%,最大值是34.52%,是常用糧食的2~3倍,是極重要的植物蛋白資源。豆類蛋白中,含賴氨酸1.8~2.34%,這是尤應重視的資源。
*1豆類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豆類蛋白質是全價的蛋白質,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見表2。作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蛋氨酸,其在豆類蛋白質的含量與FAO/WHO標準模式相比分別為蠶豆22%,豌豆31%,綠豆38%,紅小豆40%,豇豆59%。其他除蠶豆的苯丙氨基酸70%之外,餘下各項均在85%以上。每種豆類均有2~4項在100%以上,最為優異的是賴氨酸比值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