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科烧伤后scar管理指南.docxVIP

烧伤科烧伤后scar管理指南.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烧伤科烧伤后scar管理指南

一、概述

烧伤后瘢痕(scar)管理是烧伤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旨在减轻瘢痕带来的功能障碍、外观问题及心理负担。本指南旨在提供系统化的瘢痕管理方法,涵盖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瘢痕增生,提高生活质量。

二、瘢痕的形成与评估

(一)瘢痕的形成机制

1.烧伤后皮肤组织损伤导致胶原蛋白过度沉积和排列紊乱。

2.炎症反应异常加剧,纤维母细胞活性增强。

3.局部张力增高,影响组织修复过程。

(二)瘢痕的分类

1.增生性瘢痕:超出原损伤范围,持续增殖。

2.萎缩性瘢痕:较原损伤范围小,质地较硬。

3.挛缩性瘢痕: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或组织变形。

(三)瘢痕评估指标

1.瘢痕面积计算(参考Langer法)。

2.瘢痕厚度测量(超声或生物测量仪)。

3.瘢痕颜色分级(采用Asajian瘢痕颜色分级法)。

4.功能受限程度(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

三、瘢痕预防

(一)早期干预措施

1.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使用负压引流技术促进组织愈合。

3.创面拆线后及时进行被动关节活动。

(二)机械压力疗法

1.使用弹力绷带或压力衣,每日佩戴18-24小时。

2.压力值控制在25-30mmHg(可通过水压计校准)。

3.每4-6周调整压力强度,避免过紧影响血供。

(三)其他预防手段

1.避免烧伤部位受压(如长时间佩戴手表或饰品)。

2.使用硅胶凝胶或贴片,每日4-6次,持续3-6个月。

四、瘢痕治疗

(一)药物疗法

1.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氟轻松软膏),每日1-2次,疗程4-8周。

2.维A酸类药物(如他扎罗汀乳膏),需避光使用,每周2-3次。

(二)物理治疗

1.硅酮凝胶/贴片:保湿软化瘢痕,减少瘙痒。

2.热疗:红外线照射,每日15分钟,促进胶原重组。

3.激光治疗:低能量CO2激光,每周1次,改善瘢痕质地。

(三)手术干预

1.放松术:适用于挛缩性瘢痕,逐步扩大活动范围。

2.瘢痕切除植皮:适用于严重增生性瘢痕,术后需配合压力疗法。

五、康复与护理

(一)功能锻炼

1.关节被动活动(每日3次,每次10分钟)。

2.等长收缩训练,避免过度拉伸。

(二)心理支持

1.定期进行心理咨询,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2.建立患者互助小组,分享康复经验。

(三)日常护理要点

1.避免摩擦或搔抓瘢痕表面。

2.使用温和保湿霜,维持皮肤水合度。

六、随访与监测

(一)定期复查

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进行临床评估。

2.必要时行皮肤镜检查,排除恶变可能。

(二)调整治疗方案

1.根据瘢痕进展情况调整药物浓度或压力值。

2.出现感染或破溃时,及时更换敷料并抗感染治疗。

七、总结

瘢痕管理需综合运用预防、治疗和康复手段,个体化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长期随访和患者教育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

(二)机械压力疗法

1.使用时机与选择:

(1)适用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挛缩的预防与治疗。通常在瘢痕成熟后(一般烧伤后3-6个月)开始,过早使用可能影响正常愈合。

(2)常用工具:弹力绷带、压力衣(分体式或连体式)、专用压力贴片。选择时需考虑患者活动范围、舒适度和经济条件。

2.具体操作步骤:

(1)准备阶段:

a.确保瘢痕区域清洁、干燥、无破损。

b.根据瘢痕部位和面积,定制或选择合适尺寸的压力衣/绷带。

c.进行皮肤测试,观察受压部位血运和感觉,避免过紧导致缺血。

(2)佩戴方法:

a.弹力绷带:从远端向近端均匀缠绕,确保各部位压力一致,避免重叠。松紧度以能插入1-2根手指为宜。

b.压力衣:按指示顺序穿上,确保各部位平整,无褶皱。

(3)佩戴时间与频率:

a.初期可从短时间(如4小时/天)开始,逐渐延长至18-24小时/天。

b.每日佩戴总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需至少保证6-8小时无压时间(如睡眠时)。

c.建议连续佩戴,除洗澡、更换敷料外不取下。

3.压力参数:

(1)标准压力范围:25-30mmHg(毫米汞柱),相当于施加0.025-0.030kg/cm2的力。

(2)测量方法:使用水压计校准压力衣或绷带的压力分布,确保符合标准。

4.维护与调整:

(1)定期检查弹力绷带/衣的弹力衰减情况,一般每3-6个月更换一次。可通过标准压力测试(如悬挂1kg重物1分钟,回弹率应50%)判断。

(2)根据瘢痕回缩或增厚情况,及时调整压力强度或尺寸。

(3)保持压力工具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导致霉变。

(三)其他预防手段

1.避免局部牵拉:

(1)指导患者避免烧伤部位受到持续性或反复性的牵拉,如长时间使用患侧手提重物、或穿着过紧的衣物摩擦瘢痕。

(2)对于关节部位瘢痕,设计合理的日常活动模式,

文档评论(0)

冰冷暗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如有侵权,联系立删,生活不易,感谢大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