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大题题库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大题题库及答案

一、分子生物学(总分:40分)

1.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1.1简述DNA复制的过程及其主要特点。

答案:DNA复制是一个半保留、半不连续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和特点:

1.起始阶段:在特定的DNA序列(复制起点)处,解旋酶打开DNA双链,形成复制叉。单链结合蛋白(SSB)稳定单链DNA,防止其重新形成双链。

2.引物合成:引物酶合成短的RNA引物,为DNA聚合酶提供3-OH末端。

3.延伸阶段:

-DNA聚合酶III以DNA单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合成新的DNA链。方向为5→3。

-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而滞后链是不连续合成的,形成冈崎片段。

-DNA聚合酶I移除RNA引物并填补空缺。

-DNA连接酶将DNA片段连接起来。

4.终止阶段:当复制叉到达特定终止区域或两个复制叉相遇时,复制过程结束。

主要特点:

-半保留复制:每个子代DNA分子包含一条亲代DNA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

-半不连续复制:前导链连续合成,滞后链不连续合成。

-需要引物:DNA聚合酶需要3-OH末端才能开始合成。

-高保真性:具有校对功能,错误率低。

-复制起点特定:原核生物通常从一个固定起点开始,真核生物有多个复制起点。

1.2解释中心法则及其在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扩展。

答案:中心法则最初由克里克(FrancisCrick)于1958年提出,描述了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之间的流动方向:

1.经典中心法则:

-DNA→DNA: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

-DNA→RNA:DNA通过转录将信息传递给RNA。

-RNA→蛋白质:RNA通过翻译指导蛋白质合成。

-克里克最初认为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核酸。

2.现代扩展:

-RNA→RNA:某些病毒(如RNA病毒)的RNA可以作为模板复制RNA。

-RNA→DNA:逆转录酶可以将RNA逆转录为DNA,如逆转录病毒。

-蛋白质→蛋白质:朊病毒(Prion)可以通过改变蛋白质构象来影响其他蛋白质的构象,表明蛋白质间可以传递信息。

3.其他发现:

-RNA干扰:小RNA分子可以调控基因表达。

-非编码RNA功能:发现大量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

-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不改变DNA序列但可遗传的修饰影响基因表达。

中心法则的扩展反映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但仍然遵循信息从核酸流向蛋白质的基本原则,只是在特定情况下存在例外。

1.3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差异。

答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基因表达调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调控层次:

-原核生物:主要在转录水平进行调控,少数在翻译水平。

-真核生物:多层次调控,包括染色质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加工、翻译水平和翻译后修饰。

2.调控机制:

-原核生物:

操纵子模型:多个功能相关的基因由同一启动子控制,形成转录单元。

激活子和阻遏物直接结合到DNA上调控转录。

调控快速响应环境变化。

-真核生物:

增强子和沉默子通过远程调控影响基因表达。

转录因子复杂,形成调控网络。

染色质重塑和表观遗传修饰参与调控。

转录和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

3.调控响应速度:

-原核生物:响应迅速,几分钟内可完成调控。

-真核生物:响应较慢,通常需要小时或天。

4.环境响应:

-原核生物:主要响应营养、温度等环境因素。

-真核生物:除环境因素外,还响应发育阶段、激素信号等。

5.调控蛋白:

-原核生物:调控蛋白相对简单,数量较少。

-真核生物:调控蛋白复杂,数量众多,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

这些差异反映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基因组大小和复杂性上的不同,以及它们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需求。

1.4描述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答案: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体外DNA扩增技术,由KaryMullis于1983年发明,基本原理如下:

1.基本原理:

-模板变性:高温(通常94-98°C)使双链DNA解离成单链。

-引物退火:较低温度(通常50-65°C)使特异性引物与模板DNA互补序列结合。

-链延伸:适宜温度(通常72°C)下,DNA聚合酶以引物为起点,沿模板合成新的DNA链。

-重复循环:以上三个步骤反复进行,每轮循环DNA量理论上增加一倍,形成指数级扩增。

2.关键组分:

-模板DN

文档评论(0)

商长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