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项目七杂粮病虫害综合防治
任务二杂粮病害防治
项目七杂粮病虫害综合防治
内容
杂粮病害防治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防治
一、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防治
(一)发生规律
玉米大斑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带病种子和堆肥中尚未腐烂的病菌也能越冬,成为初侵染来源或后续侵染菌源。
玉米小斑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存活率很低。上年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地头和玉米秸秆垛中尚未腐熟的病残体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防治
玉米大斑病菌越冬后的分生孢子或玉米小斑病菌在第二年玉米生长季节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产生的分生孢子,都可通过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从叶片上表皮细胞或气孔直接侵入。
两种病害发病后,在潮湿条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防治
(二)防治方法
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田间管理,减少菌源,并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和推广高产抗病品种
尽量压缩感病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播种面积。
2.加强栽培管理,减少菌源
合理轮作,摘除底部病叶。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防治
3.药剂防治
选用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600~750mL/hm2、45%代森铵水剂1200~1500mL/hm2、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500~2250g/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300g/hm2、35%唑醚·氟环唑悬浮剂450~600mL/hm2或32%戊唑·嘧菌酯悬浮剂480~630mL/hm2,对水750~1125kg喷雾。
或用200亿芽孢/ml枯草芽孢杆菌可分散油悬浮剂1050~1200mL/hm2,采用植保无人机喷雾。每隔7~10d喷1次,连续2~3次。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
二、玉米丝黑穗病防治
(一)发生规律
病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中、或沾附于种子表面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其中土壤带菌为主要菌源。
带菌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种子自然带菌量小,传病作用明显低于粪肥和土壤带菌。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
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两性担孢子经过性结合后产生侵染丝,从玉米幼苗的芽鞘、胚轴或幼根侵入。
玉米3叶期前是主要感病时期,7叶期后病菌不再侵染;
侵入后的病菌很快蔓延到达玉米的生长锥,当玉米雌雄穗分化时,病菌进入花芽和原始穗造成系统性侵染。
连作地发病重。
播种过深、种子生活力过弱时发病重。
在土壤含水量20%条件下发病率最高。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
(二)防治方法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应采取以种子处理为主,及时消灭菌源、种植抗病品种等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
播前要晒种,选籽粒饱满、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种子。
选用40%萎锈灵•福美双胶悬剂270~330mL加水1.2L拌种l00kg,
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萎锈灵乳油,每l00kg种子用药量为250~350g;
选用5.5%二硫氰基甲烷乳油,每100kg种子用药量为1g。
玉米药剂拌种后不可闷种或贮藏后播种,否则易发生药害。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
2.农业防治
种植抗病品种,且要选用兼抗玉米丝黑穗病与大斑病的品种。
禁止从病区调运种子。
实行1~3年的合理轮作。
调整播期,要求播种时气温稳定在12℃以上;
及时拔除田间病株;进行高温堆肥,厩肥充分发酵;
选不带菌的地块或经土壤处理后再育苗。
玉米黑粉病防治
三、玉米黑粉病防治
(一)发生规律
以冬孢子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也可沾附于种子表面或混在粪肥中越冬。
冬孢子萌发后从寄主表皮或伤口侵入。
玉米抽穗前后为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病盛期。
硬粒玉米抗病性较强,马齿型次之,甜玉米较感病;果穗苞叶厚长而紧密的较抗病,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发病轻;夏玉米发病重于春玉米。
连作或玉米收获后不能及时将秸秆运出田外处理的,发病重;干旱少雨、缺乏有机质的砂性土壤,发病重。
玉米黑粉病防治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地利用抗病品种。
秋季翻地,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玉米秸秆用堆肥时要充分腐熟,及早割除未变色的病瘤,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重病田实行2~3年的轮作。
合理密植,避免偏施、过施氮肥,适时增施磷钾肥。
及时灌溉,尤其是抽雄前后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
及时防治玉米螟;尽量减少虫伤或耕作造成的机械损伤。
玉米黑粉病防治
2.药剂防治
每100kg种子拌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2~16g,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5%的比例拌种,也可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等拌种。
玉米出苗前可选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进行土表喷雾,消灭初侵染源。
在病瘤未出现前可喷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昆虫的外部形态(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科学出版社).pptx
- 1.1昆虫的形态特征(课件)-高一《园艺植物保护》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pptx
- 1.3昆虫的生物学(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科学出版社).pptx
- 1.4昆虫的分类(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科学出版社).pptx
- 1.4昆虫分类(课件)-高一《园艺植物保护》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pptx
- 2.1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课件)-高一《园林植物保护》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pptx
- 2.1植物病害概述(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科学出版社).pptx
- 2.2植物病原生物(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科学出版社).pptx
- 2.3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科学出版社).pptx
- 2.4植物病害的诊断(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科学出版社).pptx
- 7.3杂粮害虫识别(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pptx
- 7.4杂粮害虫防治(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pptx
- 8.4棉花害虫防治(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pptx
- 9.2地下害虫防治(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pptx
- 任务1.3农业昆虫主要类群(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pptx
- 任务2.3植物病毒及其病害特点(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pptx
- 任务2.4植物病原细菌及其病害特点(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pptx
- 任务2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pptx
- 任务3.3 农药的应用(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pptx
- 任务3.4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pptx
最近下载
- 深静脉血栓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版).pptx VIP
- 体育概论 第三版 杨文轩 陈琦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类基础课程教材-第二章 体育功能.ppt VIP
- 焊接工艺卡(焊接工艺指导书).doc VIP
- 人教版PEP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详解)2套.docx VIP
- 第15课《红红火火中国年》第2课时 越过越好中国年 教案设计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 市政道路给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ppt VIP
- 2025年拍卖从业人员资格练习题测练习题.docx VIP
- 六年级数学求比值和化简比对比练习.doc VIP
- 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培训.pptx VIP
- 专业写作&PPT制作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写作、定制、修改、润色等工作,以及PPT 的制作等。本人已有10年政府机关公文写作和PPT制作等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