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_杜甫的诗词.docxVIP

《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_杜甫的诗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的诗词

篇1《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

杜甫[唐]

不见旻公三十年,封书寄与泪潺湲。

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

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

闻君话我为官在,头白昏昏只醉眠。

作品赏析

不见旻公三十年①,封书寄与泪潺湲②。旧来好事今能否③,老去新诗谁与传④?棋局动随幽涧竹⑤,袈裟忆上泛湖船⑥。问君话我为官在⑦,头白昏昏只醉眠。

(前六怀旻上人,末二自叙近况。旧事尚能,新诗孰传,是思其现在。棋局随涧,袈裟泛湖,是忆其从前。四句包尽三十年来前后情景。末则因许寄旻,嘱以书中未尽之意。【鹤注】公进《大礼赋表》云:“浪迹于陛下丰草长林,实自弱冠之年。”其客游吴越在开元十九年,公方二十岁,至乾元元年,相距止二十七年。曰三十年者,亦约略之词。【朱瀚注】旻居幽涧,公携棋局以相随。公在湖船,旻著袈裟而同泛。此叙交谊之亲切。)

①《诗》:“自我不见。”陶潜诗:“一去三十年。”②《齐国策》:齐王封书谢孟尝君。《楚辞》:“横流涕兮潺湲。”③《周礼·天官》:“内小臣,后有好事于四方,则使往。有好令于卿大夫,则亦如之。”好读本音。《扬雄传》:“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好读去声。④陶潜诗:“乃赋新诗。”谁传,谓谁传于我。⑤曹植《王仲宣诔》:“棋局逞巧,博弈惟贤。”《江赋》:“幽涧积岨。”⑥《法苑珠林》:袈裟为福田之服。《华严经》:著袈裟者,舍离三毒也。《陀罗尼经》袈裟者,秦言染衣也。⑦《杜臆》作问君,谓旻公问而许话也,此见因许之意。黄生曰:旻善吟善弈,而喜与文士游,其好事可知,七是旻喜杜之得官,八是杜答旻以潦倒。旧作闻言,亦通。

-----------仇兆鳌《杜诗详注》-----------

篇2《九日五首》

杜甫[唐]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

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

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茱萸赐朝士,难得一枝来。

旧与苏司业,兼随郑广文。采花香泛泛,坐客醉纷纷。

野树歌还倚,秋砧醒却闻。欢娱两冥漠,西北有孤云。

故里樊川菊,登高素浐源。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

巫峡蟠江路,终南对国门。系舟身万里,伏枕泪双痕。

为客裁乌帽,从儿具绿尊。佳辰对群盗,愁绝更谁论。

分类标签:重阳节思念诗

作品赏析

【注释】: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此诗是大历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诗人联系两年来客寓夔州的现实,抒写自己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感慨,思想境界和艺术造诣,都远在一般登高篇什之上。

首联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在客中,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色。诗人酷好饮酒、热爱生活的情态,便在诗行中活现。

颔联诗笔顿转。重九饮酒赏菊,本是古代高士的传统,可是诗人因病戒酒,虽“抱病”登台,却“无分”饮酒,遂也无心赏菊。于是诗人向菊花发号施令起来:“菊花从此不须开”!这一带着较强烈主观情绪的诗句,妙趣神来,好象有些任性,恰好证明诗人既喜饮酒,又爱赏菊。而诗人的任性使气,显然是他艰难困苦的生活遭遇使然。这一联,杜甫巧妙地使用借对(亦即沈德潜所谓“真假对”),借“竹叶青”酒的“竹叶”二字与“菊花”相对,“萧散不为绳墨所窘”(《诗人玉屑》),被称为杜律的创格。菊花虽是实景,“竹叶”却非真物,然而由于字面工整贴切,特别显得新鲜别致,全联遂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

颈联进一步写诗人瞩目遐思,因景伤情,牵动了万千愁绪。诗人独身飘泊异地,日落时分听到一声声黑猿的啼哭,不免泪下沾裳。霜天秋晚,白雁南来,更容易触发诗人思亲怀乡的感情。诗中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作对照,很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原来他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由于病肺,更是因为乡愁撩人啊!

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托漂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来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叹自己身遭战乱,衰老多病。诗人一边诅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干戈”,发泄出更多的不满情绪。这正是诗人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

此诗由因病戒酒,对花发慨,黑猿哀啼,白雁南来,引出思念故乡,忆想弟妹的情怀,进而表现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伤。结尾将诗的主题升华:诗人登高,不仅仅是思亲,更多的是伤时,正所谓“杜陵有句皆忧国”。此诗全篇皆对,语言自然流转,苍劲有力,既有气势,更见性情。句句讲诗律却不着痕迹,很象在写散文;直接发议论而结合形象,毫不感到枯燥。写景、叙事又能与诗人的忧思关合很紧。笔端蓄聚感情,主人公呼之欲出,颇能显示出杜甫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

篇3《晓望白帝城盐山》

文档评论(0)

小花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学习的花花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