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语文5年(21-25)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VIP

安徽中考语文5年(21-25)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中考语文5年(21-25)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1-2025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吕端,字易直,少敏悟好学。出知蔡州,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使高丽,暴风折樯,舟人怖恐,端读书若在斋阁时。赵普在中书,尝曰:“吾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之器也。”太宗即以端为左谏议大夫,每独召便殿,语必移晷[注]。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端至是骤被奖擢,太宗犹恨任用之晚。

端姿仪瑰秀,有器量,宽厚多恕,善谈诚,意豁如也。虽屡经摈退,未尝以得丧介怀。善与人交,轻财好施。

(节选自《宋史》)

[注]晷:日影,日光。

4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马”的“故”与“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故”含义相同。

B.“策之不以其道”的“策”与“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策”含义不同。

C.“使高丽”的“使”与“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的“使”含义相同。

D.“或曰”的“或”与“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的“或”含义不同。

4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

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

4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善与人交,轻财好施。

49.[甲]文段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你认为在人才取得成就的过程中,自身才德和伯乐的发现哪一个更重要?请结合[乙]文段内容,阐明你的观点。

【答案】46.C47.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48.(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善于和人交往,轻视钱财而乐于施舍。49.伯乐重要。有才能的人就像藏在暗处的明珠,而伯乐能发现并让他们发光。若没有太宗赏识吕端“大事不糊涂”,他的才能或许难以充分施展。

【导语】两则文本构成“人才观”的互文对话。[甲]文以千里马喻才士,揭示“伯乐机制”对人才显达的决定性作用,韩愈借马槽埋没之痛,抨击封建制度下人才选拔的痼疾。[乙]文则通过吕端个案,展现“德才兼备者终遇明主”的理想图景:其“大事不糊涂”的器量、“轻财好施”的品格与太宗“恨用晚”的惜才形成共振。两文共同指向“明君识才”与“贤者守拙”的辩证关系,在人才被动的时代语境中,暗含对个体修养的潜在肯定。

46.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C.“使高丽”中“使”是“出使”的意思;“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中“使”是“让、使得”的意思。二者含义不同,故选C。

47.本题考查断句。

句意:得到嘉奖赏赐不曾高兴,遇到压制挫折不曾害怕,也不表现在言辞上。

分析:“得嘉赏未尝喜”是说面对嘉奖的态度,“遇抑挫未尝惧”是说面对挫折的态度,“亦不形于言”是说情绪不在言语上表现,三者是并列的表意层次,需在“喜”“惧”后断开,清晰划分语义。

故断句为: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

48.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1)食:喂。其:千里马。能:能够。千里:日行千里。(2)善:善于。与:和。交:交往。轻:轻视。财:钱财。好:喜好。施:施舍。

49.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应认为伯乐更重要。在人才成长中,自身才德是基础,但伯乐的发现与赏识,能让人才获得施展空间。如[乙]文中,吕端“少敏悟好学”“有器量,宽厚多恕,善谈谑,意豁如也”,具备优秀才德。然而,若没有赵普对他“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之器也”的赏识推荐,没有太宗不顾他人“端为人糊涂”的质疑,认定其“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并决意相之,吕端的才德可能被埋没,难以在更关键位置施展作为。可见,伯乐的发现,能为人才搭建舞台,让其才德转化为实际成就,所以伯乐更重要。

【点睛】参考译文:

[甲]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虽然有很名贵的马(即千里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