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新)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87-2012)。颈椎病是以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等为主要病理改变,导致颈椎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组织受压迫或刺激,引起颈部疼痛、僵硬、上肢麻木、无力、头晕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项痹病”范畴,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风寒痹阻、气滞血瘀、痰湿阻络、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等证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与关节损伤》(第4版,王亦璁主编)。

临床表现:颈肩痛,可向上肢放射,手指麻木、无力,严重者可出现行走不稳、持物困难等脊髓受压症状;或伴有头晕、恶心、耳鸣等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

体征:颈部活动受限,棘突旁有压痛,上肢感觉减退、肌力下降,腱反射异常等。神经根牵拉试验、压头试验等可呈阳性。

影像学检查:X线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CT或MRI可清晰显示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等病变情况。

(二)证候诊断

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风寒痹阻证

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10g、独活10g、藁本10g、防风10g、甘草6g、川芎10g、蔓荆子10g。若疼痛较甚者,可加制川乌6g(先煎)、制草乌6g(先煎)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若上肢麻木明显者,可加桑枝15g、姜黄10g以通络止痛。

中成药:小活络丸,口服,一次3g,一日2次。

2.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甘草6g、没药10g、羌活10g、五灵脂10g(包煎)、当归10g、香附10g、牛膝15g、地龙10g。若疼痛剧烈者,可加乳香10g、延胡索15g以增强活血止痛之功;若伴有肢体麻木者,可加全蝎6g、蜈蚣2条以通络止痉。

中成药:活血止痛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3.痰湿阻络证

治法: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g、白术15g、天麻10g、茯苓15g、橘红10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若眩晕较甚者,可加钩藤15g(后下)、石决明30g(先煎)以平肝潜阳;若肢体麻木明显者,可加胆南星10g、白芥子10g以化痰通络。

中成药:眩晕宁片,口服,一次4-6片,一日3-4次。

4.肝肾不足证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左归丸加减。熟地黄20g、山药15g、枸杞子15g、山茱萸10g、川牛膝15g、菟丝子15g、鹿角胶10g(烊化)、龟板胶10g(烊化)。若眩晕明显者,可加天麻10g、钩藤15g(后下)以平肝息风;若腰膝酸软者,可加杜仲15g、续断15g以强筋健骨。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5.气血亏虚证

治法:益气养血,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归脾汤加减。白术10g、茯神15g、黄芪20g、龙眼肉10g、酸枣仁15g、人参10g(另煎兑服)、木香6g、甘草6g、当归10g、远志10g。若眩晕较甚者,可加天麻10g、葛根15g以升清阳;若肢体麻木明显者,可加鸡血藤30g、桑枝15g以养血通络。

中成药:八珍颗粒,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二)手法治疗

1.放松手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身后,先用滚法、揉法、按法等手法在颈部、肩部及上肢肌肉处进行放松,重点放松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等,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时间约5-10分钟。

2.整复手法: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可选用适当的整复手法。如颈椎旋转扳法、颈椎拔伸法等。颈椎旋转扳法操作时,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身后,一手托住患者下颌,一手扶住患者枕部,在轻轻向上拔伸的同时,缓慢旋转患者头部至最大限度,然后在有阻力的位置上,瞬间做一个小幅度、有控制的快速旋转扳动,常可听到“咔哒”声,但不可追求弹响。整复手法需由专业医生操作,且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免造成损伤。

3

文档评论(0)

小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