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称病原;受侵害的植物称寄主。植物病原分两类;真菌各亚门特征比较;1.一般性状
⑴原核生物,单胞,有细胞壁,无真正细胞核
⑵植物病原细菌都是杆状,通常没有荚膜,也不形成芽孢。
⑶大多生鞭毛,能在水中游动
⑷多G-,少G+。;2.繁殖方式:
裂殖,1次/20-30分钟
3.侵入途径:气孔、皮孔、蜜腺等自然孔口及伤口。
4.侵染条件:高温;5.症状:病斑初期呈水渍状,叶斑四周常有晕圈,空气潮湿时有菌脓溢出。其症状有斑点、溃疡、穿孔、癌肿、枯萎、畸形。;6.发生规律:
⑴一般在病株残体上越冬
⑵通过雨水、流水、昆虫和带病的种苗、接穗、插条、球根或土壤进行传播。
⑶高温、多雨、N肥多利于病害发生和传播;7.预防措施:
(1)检疫;
(2)选育抗性品种,注意圃内卫生,避免形成伤口;
(3)及时消除病株残体;
(4)进行土壤消毒和种苗消毒,发病时用抗菌素进行药剂防治。
;1.一般性状:
非细胞微生物,专性寄生物
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形状各异;2.繁殖方式:核酸模板复制,又称增殖
3.传播途径:昆虫、螨类、线虫、嫁接、有病种苗。;4.侵入途径:伤口→随营养液流动→全株。
;5.症状:花叶、矮化、畸形。
;6.预防措施:
⑴检疫
⑵选育抗性品种,组织脱毒繁育。不用带病的植株作无性繁殖材料,建立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
⑶及时清除感病植株,减少传毒昆虫。;四、植原体
植原体(Phytoplasma)是植物菌原体的简称,是引起园林植物病害的一类重要病原。已知由植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有100多种,在园林植物中有荷包牡丹丛枝病、夹竹桃丛枝病、天竺葵丛枝病、绣球花绿变病、紫罗兰绿变病、丁香绿变病、长春花黄化病等多种植原体病害。
植原体是一类无固定细胞结构,极为微小的低等生物,许多性质近似于病毒。它没有细胞壁,但有一分为3层的单位膜,厚度为8~12nm。有细胞结构,细胞内含有蛋白体、纤维状的核糖核酸(RNA)及去氧核糖核酸(DNA)和代谢物质等。直径一般在80~800nm,形态多变,常见的为近圆形到不规则椭圆形的球状体。;植原体的繁殖方式不同于病毒。它是通过二均分裂、出芽生殖和形成小体后再释放出来等3种形式繁殖的。植原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螺旋体状,较易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另一种是非螺旋状,许多植原体属于此类型,一般不易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植原体可寄生在植物和传毒昆虫体内。在植物体内只存在于韧皮部筛管和伴胞细胞内,通过筛孔在筛管中流动而感染整个植株,为系统侵染病害。
植原体主要通过叶蝉类昆虫吸食活动传播,也有繁殖过程中苗木间的传播。常引起黄化、丛枝、萎缩、花器变形等症状类型,如翠菊黄化病、金鱼草丛枝病、月季绿变病等。
;泡桐
丛枝病;植原体病害的防治应在消灭传毒昆虫的基础上,采用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法,建立无病苗圃,对种苗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用四环素、金霉素、地霉素、土霉素等抗菌素对病株反复浸根,防治效果较好。
;五、线虫(nematdes)又称蠕虫,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通常生活在土壤、淡水、海水中,其中很多能寄生在人、动物和植物体内,引起病害。危害植物的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寄生线虫,或简称植物线虫。;线虫;线虫;菊花叶枯线虫病;线虫;六、寄生性种子植物;桑寄生在树
体上寄生状;槲寄生;桑寄生;南洋楹
槲寄生;为1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分
布暖温带地区,无叶片或
叶片退化成鳞片,为全寄生。
常见:中国菟丝子主要寄生草本植物以豆科为主,还寄生藜科等植;
日本菟丝子主要寄生在木本植物上。
防治方法:1.冬季铲除其吸根和葡萄茎
2.“鲁保一号”防治;中国菟丝子;日本菟丝子;七、瘿螨类
螨类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瘿螨总科,俗称四足螨、锈壁虱。虫体微小,长0.1~0.3mm,多呈蛆状,有2对足。虫体大多隐匿在螨瘿中,刺吸汁液为害,肉眼不易看到。瘿螨为害多种园林花木,引起毛毡病、瘿瘤病等。如杨树皱叶病等。
螨类不仅直接引起植物病害,还能传播病毒。;杨树皱叶病;八、藻类
在藻类植物中,有少数是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最重要的是绿藻纲桔色藻科Trentepohliaceae的头孢藻属Cephaleuros,本属在热带和亚热带分布最广,为叶生藻类,常引起多种植物的藻斑病。
藻体在植物叶表面附生或寄生。头孢藻属有13个种,其中以头孢藻CephaleurosvirescensKunze分布广、为害大。藻体绿色到橙色,寄生,以游动孢子繁殖,以不规则分枝的单细胞的假根伸入寄主植物叶表皮细胞间吸收养分。
我国藻斑病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为害山茶、茶梅、玉兰、含笑、阴香、冬青、海南红豆、白兰花及梧桐等多种花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