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明寺景区简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千年古刹——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扬州城区西北郊蜀冈风景区之中峰,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大明年间(公元四五七--四六四年)故称“大明寺”,又称“栖灵寺”;又因其位于唐城之西,亦称“西寺”。唐时,栖灵塔毁于雷火,宋代重建,不久又毁。于后,寺名亦由栖灵寺复名大明寺。到了清代(1765年),乾隆皇帝南巡,看到“大明”二字很不高兴,认为扬州人思念大明朝,故敕名为“法净寺”。这样一直延续到一九八零年,鉴真大师的塑像从日本“回国探亲”,才得以恢复原名“大明寺”。

大明寺是扬州市现有历史最早的寺庙,也是全国重点寺庙,它依山面水,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园林风光于一体的宗教旅游胜地。

山门“栖灵遗址牌楼”前的石狮大明寺牌楼前两侧面南雄踞石狮两只,为清代乾隆时重宁寺遗物。1949年后移至渡江桥,不久一石狮被车子撞入运河,1961年扬州市遣人打捞,遂将两只石狮移至大明寺门前。石狮按皇家园林规格而镌正头。造形雄健,蹲身、直腰、口微张、牙咬合、前爪平伏、傲视远方。

大明寺鉴真药草园分为“寒苦园”、“温甘园”、“东渡园”三个区域。栽培了近一百多种药用植物,并引进日本大和当归、黄连、甘茶等日本特产。而且在日本岐埠市并建有鉴真大师药草园分园,成为终日两国研究药用植物栽培和临床应用的基地。

西苑芳圃亦称御苑芳圃,坐落于大明寺平山堂之西侧,初建于清雍正年间,后为迎接乾隆帝南巡陆续修建。乾隆元年(1736),扬州巨富光禄寺少卿汪应庚购地数十亩扩建劳圃,并重建平山堂。乾隆五年(1740),两淮灾荒,汪少卿又独力捐赈,救活几十万饥民,汪应庚美名传至朝廷,高宗尊呼“大勋卿”。乡民立汪应庚《赈荒功德碑》四石,惜今无存。汪应庚不断增修御苑,至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首次来扬时,劳圃已步步引人入胜。咸丰年间芳圃受兵燹毁损。同治、光绪年间有所修复,此后日渐凋零,只见古木藤萝,荒池怪石,凄凉景像使人感喟无穷。

康熙御碑亭亭四方形,单檐歇山,四周有廊,每壁皆饰以扇面形镂空花窗。此亭除东墙外其余三面均开门。亭内御碑一方嵌于东壁,乃康熙帝所题杭州灵隐寺之五言诗。杭州之景何故立于扬州?试观高承爵著述,自可解谜。康熙二十八年(1689),圣祖第二次南巡,道经维扬,当时扬州知府高承爵系满洲正白旗人,其兄高天爵与帝甚密,高承爵奉旨先越江,后又随驾驻跸杭州。帝北归时,高承爵又送驾至山东滕县三公桥,在御舟中帝赐宸翰《灵隐》诗一首,并钦升高承爵为江南江苏按察使。高承爵于康熙己巳年(1689)三月十六于扬州大明寺内立此碑。

第五泉乾隆御碑亭向南有一片梅林,梅林之南有一小池,称“上池”,池旁有一风亭,亭为六角尖顶,面东有匾曰“待月亭”。亭前有一口深井,开挖于大明年间,古称“下院蜀蜀”。唐元和九年(814)状元张又新著有《煎茶水记》曰:“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松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因此扬州大明泉水誉称第五泉。

淮东第一观石刻嵌于大明寺山门外东偏壁上面南。你只要一走上石阶就可以看到。此石立于雍正年间。由扬州知府襄平高士钥提议用秦少游赞颂之句意“淮东第一观”而书刻,书法由为清代书法家书写。北宋时扬州属淮南东路管辖。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辙(字子由)与大诗人秦观(字少游)畅游平山堂,二人作诗唱和。“淮东第一观”,是北宋诗人秦少游的诗句。自此大明寺平山堂之景以淮东第一观而闻名天下。

栖灵塔是隋朝时代建,隋文帝杨坚笃信佛教,仁寿元年(601年)他过生日,曾下诏在全国建立三十座供养佛舍利的塔,扬州栖灵塔,便是其中之一。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登临此塔,赞叹道:“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称赞宝塔气势磅礴。

白居易、刘禹锡同游该塔,两人同龄都是55岁,但精神很好,兴致很高,在扬州玩了半个月,登栖灵塔是他们这次游览的高峰,白居易写诗道:“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尤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刘禹锡写诗道:“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

大雄宝殿前庭院东有百年桧柏树,西有百年黄杨树。当中置有两尊大铜宝鼎。大雄宝殿为清代建筑,面阔三间,前后回廊,檐高三重,灰瓦屋面,漏空花脊。二层檐下悬“大雄宝殿”横匾。前后内檐配二十四扇门格,后沿墙正中设门以通后院。屋脊高处嵌有宝镜,阳有“国泰民安”四字,阴有“风调雨顺”四字。照佛家所说,大雄宝殿与天王殿诸佛诸神,保护着人间国泰民安、风调两顺之重任。

大雄宝殿内法像庄严,经幢肃穆,法器俱全。正中坐于莲花高台之上的释迦牟尼佛,即佛祖如来,亦称大佛,尊称大雄,意思是赞他像雄狮、像大勇士那样,一切无畏。

大佛两侧站像是大佛的十大弟子中的两位,东侧是迦叶,西侧是阿难。大佛东首坐佛是药师佛,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西首坐佛是阿弥陀佛,主管“西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