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见闻700字以上.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秋节见闻700字以上

中秋节见闻700字以上篇1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滑,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见闻700字以上篇2

今天是中秋节,也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本来我想站在阳台上望着圆圆的月亮,吃着香喷喷的月饼,说些一直埋藏在心里的真心话。可惜,我这个愿望根本没有实现。

今天晚上,我早早吃听完了晚饭,站到了阳台上,准备看着缓缓升起的圆月,可是我站在阳台上等了半天也没发现月亮的影子,耳边只听见“呼呼”的风声。爸爸见我站在阳台上傻乎乎等着月亮,走了过来说:“别等了,今天我们是看不到月亮的,因为受台风“森拉克”的影响,我市会有大雨到特大暴雨。”我听了这一番话,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不动了。

我回到了我的房间,坐在书桌旁,望着变化万千、千奇百怪的夜空。正在客厅看电视的妈妈,突然大叫了一声:“铭铭,快来看呀!这首歌多么好听。”我连忙跑出了我的房间,来到客厅,原来是中央—套节目正在播放“庆中秋大型演唱会。

歌唱家们唱了不少关于中秋的歌,主持人提到了中国台湾,说到了团圆,我想:中国台湾的姐妹们是否也在盼望着中国台湾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呢?

啊!在这个月圆之夜,中国台湾的朋友们是否也正望着圆月想着大陆的朋友呢?我真心的希望中国台湾能早日回归,祖国能早日统一。

今年中秋我没有看到圆圆的月亮,但是我的心早已盼望,我们能拉着台湾同胞们的手—起走向未来。

中秋节见闻700字以上篇3

中秋节到了桂花又开了。

在姥爷住的院子里有一片比我年龄还要大的桂花林,妈妈常带我去闻那桂花的香味。她说世上最朴实又最典雅的花就是桂花了。它小小的花瓣却会散发出迷人的悠长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而在桂花开的最迷人的时候那股子香气也确实令人魂牵梦萦。桂花便成了妈妈最喜爱的花了,然而我却不以为然。

最近我读了女作家琦君的《故乡的桂花雨》作者对桂花香味的“魂牵梦索”让我对桂花有了种好奇。带着这种好奇我又找来了《桂花香飘云天外》、《杭州:飘落一身桂花雨》等有关桂花的文章想看看人们为什么对桂花如此喜爱。

“香气浓郁的花‘或清或浓不能两兼’。然而桂花却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它清芬袭人浓香远逸,它那独特的带有一丝甜蜜的幽香总能把人带到美妙的世界。”

“满树金黄细小的花儿点缀着红叶娇艳的季节。更有那浓郁的芳香‘一味恼人香′袭人心怀沁人肺腑。又在芳香中带有一丝甜意使人久闻不厌。”......

好美的语句,好美的花,文章对桂花的描写是那样的神奇,如此的有神话色彩,读着读着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就仿佛来到了一个仙乐飘飘的梦境里,融化其中享受着美好的气息。慢慢地我对桂花产生了一种熟悉的感觉。

“桂花分金桂、木楫、银桂、丹...…”我装着老道的样子对妈妈说着,牵着妈妈的手在中秋月下走进老爷楼下的那片桂花林。

远远的我闻到了扑鼻的香气,一阵爽飒的风儿吹过,瞧,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树随风摇曳起来了。咦?那是什么?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银色的彩带缠绵的飘呀飘飘落下来飘到了地上桂花虽然没有琦君故乡那么多然而我却真的感觉就像琦君所说的成了“金沙铺地的西方极乐世界。”一片片黄黄的、小小的花瓣带着浓郁的香味飘到了我和妈妈的头发上、身上、鞋上。我伸开双臂惊呼“桂花雨!妈妈这就是桂花雨!原来书上说的都是真的....….多么浪漫多么奇妙多少梦幻啊!”我仰起头桂花落在了我的脸上轻轻的细细的带着花香抚摸着我的脸对我诉说着。

文档评论(0)

专注方案设计、PPT制作,宣传片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