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清华大学校园概况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
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
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
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
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校园概况)
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
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
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
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3个学院,54个系,
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
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继承“爱国、奉
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
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努力奋斗。
1911年建立“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
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1937年南迁长沙与北
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
南联合大学
1993年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994年在已有信息
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1996年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
工程学院
校园景点:西校门、近春园、二校门、校训碑、大礼堂、清华学堂、工字厅、水木清华、
图书馆、游泳馆、主楼、主校门(东门)。清华大学主体所在地──清华园
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
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清华大学校园占地329
公顷,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校园内绿草青青,树木成荫,湖光山色,景色优雅。各个不
同时期的建筑自然形成各具风格的建筑群落,为师生创造了适宜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二校门:清华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门,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
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因1933年至1934年间校园扩
建有了新的大门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了。它一直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
建筑之一,新竹清华也有同样的建筑模型。作为清华象征的二校门,见证了清华大学日新月
异的发展和飞跃;它历春夏秋冬,经风吹雨打,默默地迎来送往每一位清华人。它不仅仅是
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文化大革命”
中曾被毁,后恢复重建。(清华大学校园概况)
清华学堂:这座青砖红瓦、坡顶陡起、具有德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909年,是建校初
期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清华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
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文学家吴宓等在
这里荟集,形成了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办学风格。
工字厅:清华园是清康乾时期熙春园的一部分,咸丰登基以后把此园赐予其弟,易名为清华
园。工字厅原名工字殿,是清华园中之主建筑。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
似一“工”字,故得名。工字厅原有房屋100余间,总建筑面积约2750平方米,院内曲廊
缦折,勾连成一座座独立的小套院,形成这组建筑的主要特色。工字厅门口匾额“清华园”
三字为咸丰御笔。
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里最幽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