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宜宾市第三中学高2019级第五学期第三次规范性考试试题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元遗山《论诗绝句》评渊明诗,有“豪华落尽见真淳”之言,道出了渊明之化繁复为单纯的独到境界。渊明的诗乃是极为“任真”的,完全以其本色毫无点染地与世人相见。在这一点上,即使大诗人李白杜甫,与渊明相形之下,也不免有着夸饰和渣滓,所以黄庭坚就曾经说过:“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耳。”这正是渊明的诗显得如此真淳的缘故。然而渊明的诗虽真淳,却并非简单,这真是一件极可玩味的事情。
先从其遣辞用字看,渊明的诗有一个特色,就是看似平易而其实则并不易解。平易,是因为他原无意于“为诗”,更无意于以字句求胜,所以不会如退之有心炫奇立异;不易解,则是因为他原只是自己“写其胸中之妙”,并无意于求人之知,所以也不必如乐天的一定要老妪都解。因此渊明有些诗句,真是写的简净真淳完全只是一种精神气韵的流布。如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浅出深入、言微意远的名句固无论矣。即以其并非名句而言,如“骤骥感悲泉”的伤逝,“达人解其会”的知命,以及《咏贫士》由“云”而“鸟”而“人”的层转无痕,从这些句法与章法的表现上,都可使我们感受到渊明任真自得的境界。这正是渊明的诗虽真淳而并不易解的原因之一。
再从其内容方面来看,则渊明也依然是“任真”而却并不易解。因为渊明诗的本色,乃是如日光七彩之融为“一白”既丰美复精淳的本色,这又牵涉到渊明的思想与修养的问题了。朱子以为“渊明所说者庄老”,陈寅恪先生以为“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凡此诸说,都不失为有得之言,只是如果想为渊明建立起一个狭隘之思想体系,就未免有失其任真自得之意了。渊明对于思想与修养的汲取,在于任真的适性与自得。渊明能摆落一切形式与拘执,自然而然地获致到最合适于他自己的一点精华。一切蹊径外表全部泯没了,“七彩”融贯成无瑕疵的“一白”,正由于他的一份“任真”的适性自得的采撷与融会。这是使渊明的诗所以看似真淳而并不易解的另一原因。
其次谈到陶渊明之质朴的归隐生活。渊明晚年过上“开荒南野”“守拙田园”的生活,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窥视,就会发现他的感情生活中的另一面貌。龚自珍以为渊明可以与诸葛、屈子相比,于是写出了“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的诗句。从“欲有为”来看,渊明原是一位生而具有着仁者之襟怀的人。从他《拟古》中所写“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就可知道渊明少年时并非完全无意于事功。步入仕途之后,却发现既不能达成其原有的志意,而折腰事人违拗了自己的质性,于是“拂衣归田里”。渊明的归田,既非为了虚浮隐居的高名,也非为了世俗道德的忠义,而只是为了保全其一分质性自然的“真我”。所以渊明的归隐,虽然简单,而其中所蕴蓄的情意,却极为复杂。
(摘编自叶嘉莹《从“豪华落尽见真淳”论陶渊明之“任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为诗极为任真,依其本色不事点染,反而成就了他真淳独到的境界。
B.陶诗境界任真自得,情感自然流露,这在陶诗句法和章法上都有体现。
C.陶潜在思想的汲取上能够摆脱所有束缚,采撷、融会出自己的思想精华。
D.陶潜具有仁者的襟怀而且欲有所作为,因而他的归隐生活并非真正平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从辞句、思想、归隐三角度进行了平行的论证。
B.文章在论证陶诗特色时,将陶潜和李杜、韩愈、白居易等诗人作了对比。
C.文章第四段引用龚自珍诗句,意在论证陶潜归隐生活蕴含复杂的情感。
D.文章论证了陶诗之所以真淳却不易解,是因为他具有“任真”的适性自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李杜诗歌描写夸张、尚存渣滓,与陶诗简淡真淳相比,境界水准高下立判。
B.陶潜诗歌无意于字句雕琢和他人理解,因此形成看似平易实则难解的特色。
C.朱熹和陈寅恪等人的学说虽有道理,但给陶潜建立了一个狭隘的思想体系。
D.官场遭遇有违陶潜的志向和本性,既无高名又失忠义,于是陶潜选择归隐。
【答案】1.D2.A3.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他的归隐生活并非真正平淡”错。原文是说“渊明少年时并非完全无意于事功。步入仕途之后,却发现既不能达成其原有的志意……渊明的归田,既非为了虚浮隐居的高名,也非为了世俗道德的忠义,而只是为了保全其一分质性自然的‘真我’。所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届新疆喀什地区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2届新疆喀什地区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 2022届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周测历史试题(Word版).doc
- 2022届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Word版).doc
- 2022届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
- 2022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综合测试(一)历史试题(Word版).doc
- 2022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
- 2022届河南省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三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doc
- 2022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年级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doc
- 2022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Word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