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21届高三文综选择题周练十一(政治试题).docVIP

(原创)2021届高三文综选择题周练十一(政治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届高三文综选择题周练十一政治试题

1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启示我们要树立的消费观。高考资源网()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勤俭节省,艰苦奋斗

C.爱护环境,绿色消费D.避开盲从,理性消费

13.“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两个成语的内涵是对立的,在哲学上表现为: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量变质变原理与静止孤立观点的对立

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D.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1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青年同学的指导意义有:

①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因而要正视而不能躲避冲突②我们要懂得“福”与“祸”是对立的,因“福”得“祸”是确定的,日常生活中要善待“祸”③冲突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且都是乐观的,因此要乐观制造条件,推动冲突双方的转化④老翁因其儿子没被应征入伍,战死沙场而认为是“福”是不对的,由于他的观点违反了一分为二的观点,混淆了战斗的性质界限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15.《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B.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D.冲突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16.“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唐诗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冲突具有同一性 B.冲突具有斗争性

C.冲突具有普遍性 D.冲突具有特殊性

17.杜荀鹤诗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

A.新事物的成长过程中,初期总是不能被人们接受

B.事物的进展总是经受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C.对有进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赐予重视和培育,使之早日成才

D.意识对事物的进展具有反作用

18.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经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9.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注:本,指农业)。荀子思想中要“节用”与不能“用侈”,这启示我们考资源网()

A.必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B.应当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C.必需强调政府依法行政D.应当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20.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生疏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21.《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从哲学观点看,这段话表明

①事物变化无常,人的生疏力量无限

②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③事物进展不同阶段上的冲突具有不同的特点

④自然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生疏了前者也就生疏了后者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22.南宋词人蒋捷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该词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②规律具有客观性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④冲突具有特殊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表明白()

A.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B.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的

C.人们不能否认或转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D.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答案:12-15:BBAD16-20:ABAAB21-23:BDA

文档评论(0)

178****21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