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比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A.春风拂过柳梢,像位温柔的姑娘。B.雨点像银珠一样从天而降。
C.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D.小河一路欢歌向前奔跑。
【答案】C
【解析】C选项将“太阳”人格化,赋予其“露笑脸”的动作,是典型的拟人手法。
2.在“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话中,“偷偷地”表现了小草的()。
A.顽强的生命力B.害羞的性格C.顽皮的动作D.快速的生长
【答案】B
【解析】“偷偷地”暗示小草悄悄生长,带有拟人化的害羞感。
3.比拟修辞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强生动性B.强调客观性C.突出逻辑性D.加强抒情性
【答案】A
【解析】比拟通过相似联想使描写更形象,主要效果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4.“山如眉黛远,水似眼波横”运用了哪种修辞?()
A.比喻B.排比C.比拟D.夸张
【答案】A
【解析】将“山”比作“眉黛”,“水”比作“眼波”,是典型的明喻修辞。
5.以下哪句诗中运用了暗喻?()
A.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D
【解析】“柳暗花明”用“明”喻“希望”,是暗喻形式。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了()。
A.夸张B.对比C.拟人D.排比
【答案】C
【解析】将“春蚕”“蜡炬”人格化,赋予其情感行为,是拟人手法。
7.比拟和比喻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修辞效果不同B.结构形式不同C.是否使用喻词D.表达功能不同
【答案】C
【解析】比喻需用喻词(如“像”“是”),比拟则无需,这是根本区别。
8.“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追”字的作用是()。
A.强调速度B.突出动作C.渲染气氛D.暗示心理
【答案】B
【解析】通过动态描写表现儿童追逐的情景,突出动作性。
9.以下哪句不属于比拟?()
A.秋风送爽,果实累累。B.小草在风中跳舞。
C.星星眨着眼睛。D.春风又绿江南岸。
【答案】A
【解析】A是拟人化的排比,其他三项均为比拟。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体现的比拟特点是()。
A.动态比拟B.静态比拟C.感官比拟D.心理比拟
【答案】B
【解析】描绘沙漠、长河的静止画面,属于静态比拟。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的修辞是()。
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
【答案】C
【解析】将瀑布高度夸张为“三千尺”,将景象夸张为“银河”,是夸张修辞。
1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啼”字表现了()。
A.环境描写B.声音渲染C.情感传递D.动态暗示
【答案】B
【解析】通过声音描写渲染环境氛围,突出听觉效果。
13.比拟在儿童文学中的作用主要是()。
A.增强哲理B.深化主题C.提高趣味性D.突出严肃性
【答案】C
【解析】通过拟人等手法使故事更生动,符合儿童认知特点。
1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体现的比拟类型是()。
A.明喻B.暗喻C.借喻D.反复
【答案】A
【解析】用“齐飞”“一色”等比喻词表现景象,是明喻。
1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比”字作用是()。
A.对比B.比喻C.比拟D.排比
【答案】C
【解析】将“人”与“黄花”直接比拟,突出憔悴感。
16.“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运用了()。
A.拟人B.排比C.比喻D.反问
【答案】B
【解析】三个分句结构相似,形成排比,表达因果逻辑。
17.以下哪句诗中未使用比拟?()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云想衣裳花想容。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D
【解析】D句为自然景象客观描写,未运用比拟手法。
18.“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运用的修辞是()。
A.夸张B.拟人C.比喻D.排比
【答案】A
【解析】将“手可摘星辰”夸张化,突出楼高。
1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修辞效果是()。
A.对比鲜明B.情感强烈C.逻辑严密D.语言精练
【答案】B
【解析】通过拟人化描写表达奉献精神,情感色彩浓烈。
2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运用了()。
A.比喻B.排比C.比拟D.拟人
【答案】B
【解析】三个分句结构相似,形成排比,描绘萧瑟景象。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比拟的主要类型包括哪些?()
A.拟人B.拟物C.暗喻D.明喻E.夸张
【答案】A、B、E
【解析】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和夸张三类,暗喻、明喻属于比喻范畴。
2.以下哪些句子使用了比拟?()
A.小草在风中跳舞。B.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
C.山如眉黛远,水似眼波横。D.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E.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A、B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