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白居易《岁晚》赏析与习题精练
一、诗作原文与注音标注
岁晚
【唐】白居易
shuāngjiàngshuǐfǎnhè,fēngluòmùguīshān。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rǎnrǎnsuìjiāngyàn,wùjiēfùběnyuán。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hécǐnánqiānkè,wǔniándúwèihuán。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mìngtúnfēnyǐdìng,rìjiǔxīnmíān。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yìchángxīnyǔkǒu,jìngniànsīzìyán。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qùguógùfēilè,guīxiāngwèibìhuān。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héxūzìshēngkǔ,shěyìqiúqínán。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二、重点字词注释
诗句原文
重点字词
注释与解读
霜降水返壑
霜降/返壑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下旬,标志天气转寒;返壑:水流返回山谷,秋冬降水减少,河水不再泛滥,回归山谷本源,暗合“万物归本”的意象。
风落木归山
落木/归山
落木:落叶,此处特指秋冬凋零的树木枝叶;归山:落叶飘回山林根部,与“水返壑”呼应,形成“万物皆归本源”的画面。
冉冉岁将宴
冉冉/岁将宴
冉冉:形容时光缓慢流逝的样子,如“冉冉老将至”(陶渊明《杂诗》);岁将宴:年末将至,“宴”通“晏”,意为“晚、末”。
物皆复本源
本源
指事物的根本、归宿,既指水流归壑、落叶归山的自然本源,也暗指人“归乡”“归本心”的精神归宿,为后文“未还”做铺垫。
南迁客
南迁客
指被贬到南方的官员,唐代长安为政治中心,南方(如江州,今江西九江)被视为“蛮荒之地”,贬谪南方是官员常见惩罚,“客”字显漂泊无依的身份感。
命屯分已定
命屯/分
命屯(zhūn):命运困顿不顺,“屯”为《周易》卦名,“屯者,难也”;分(fèn):本分、命运,“分已定”显诗人对贬谪命运的坦然接受,非消极认命。
日久心弥安
弥安
弥:更加,“心弥安”指随时间推移,心境愈发平和安定,与初贬时“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琵琶行》)的苦闷形成对比。
静念私自言
静念/私自言
静念:安静地思索;私自言:私下里自言自语,非高声慨叹,显诗人内敛的情感表达,暗合“心弥安”的平和。
去国/归乡
去国/归乡
去国:离开都城(长安),“国”在唐代特指都城;归乡:回到故乡(白居易祖籍太原,实际指归长安),“去国非乐”“归乡未必欢”打破“归乡即乐”的传统认知,显思考深度。
三、白话译文
霜降时节,水流返回山谷,
风吹落叶,飘回山林根部。
时光缓缓流逝,年末就要到来,
世间万物,都回到了自己的本源。
可我这被贬南方的游子,
已经五年了,还独自留在他乡,未能归返。
命运困顿,本是命中注定,
日子久了,心境反倒愈发平和。
也曾在心里默默思索,悄悄对自己说:
离开都城,固然不是乐事,
可即便回到故乡,也未必就能欢喜。
何必给自己徒增苦楚,
放着容易的路不走,偏要去追求艰难呢?
四、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核心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创作以“贬谪江州”(815年)为界,分为三期:
前期(长安仕宦):任左拾遗等职,作《卖炭翁》《观刈麦》,针砭时弊,锋芒毕露;
中期(贬谪江州):历经“越职言事”的打击,诗风转向“感伤与平和交织”,《琵琶行》写“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情,《岁晚》则写“日久心弥安”的自我调适,少了愤懑,多了对命运的坦然;
后期(晚年闲居):任杭州、苏州刺史后定居洛阳,诗风闲适,如《钱塘湖春行》的明快。
江州五年是白居易心境的“转折点”,《岁晚》正是这一转折的见证——从初贬的苦闷,到年末的平和,他不再纠结“为何被贬”,转而思考“如何安处”,这种“与命运和解”的智慧,让其诗超越了个人悲戚,更具普遍共鸣。
五、写作背景
1.江州贬谪的五年困境
唐代江州虽为“上州”,却远离政治中心,且气候湿热、多瘴气,被视为“贬谪重地”。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期间,虽无实权,却需应对繁杂的地方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