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草莓矮萎病防制规程
一、概述
草莓矮萎病是一种常见的草莓病害,主要影响草莓的生长发育,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果实发育不良,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该病由多种病原菌引起,主要通过土壤传播,也可通过种子、肥料等途径传播。为了有效控制草莓矮萎病,需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
二、农业防治
(一)选择抗病品种
1.选择当地推广的抗病草莓品种,如丰香、红颜等。
2.购买无病种子,避免使用带病种子。
(三)土壤管理
1.采取轮作制度,与非寄主作物轮作3年以上。
2.定期检测土壤pH值,保持在6.0-6.5之间。
3.每年秋季深翻土壤,深度为20-30厘米,加速病原菌死亡。
(三)田间管理
1.合理密植,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
2.及时清除田间病叶、病果,集中销毁,避免病原菌扩散。
3.施肥时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三、物理防治
(一)高温消毒
1.选用无病土壤,或使用高温蒸汽消毒土壤,温度保持在60℃以上,持续30分钟以上。
2.使用消毒剂对土壤进行表面消毒,如使用石灰粉或硫酸亚铁溶液。
(二)种子处理
1.使用50℃温水浸泡种子30分钟,杀灭种子表面病原菌。
2.使用农用硫酸纸包衣种子,提高抗病性。
四、化学防治
(一)土壤消毒
1.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8-10克的比例撒施土壤表面,翻耕后覆盖地膜,保持7-10天。
2.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5-8克的比例拌土后施用。
(二)药剂灌根
1.在发病初期,使用5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按每株5克的比例灌根,每周1次,连续3次。
2.使用25%噁唑菌酮悬浮剂,按每株10毫升的比例灌根,每周1次,连续2次。
(三)喷雾防治
1.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2-3克的比例喷雾,每周1次,连续2次。
2.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3-4克的比例喷雾,每周1次,连续3次。
五、注意事项
1.使用化学药剂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和方法使用,避免药害。
2.喷药时应注意防护,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药剂。
3.定期检查植株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扩散。
4.保持田间卫生,避免病原菌滋生。
**一、概述**
草莓矮萎病,又称草莓黄萎病或根腐病,是一种严重威胁草莓健康和产量的土传真菌病害。其病原菌通常存在于土壤中,主要通过根系伤口侵入植株,也可随水流、灌溉水、农具、病土等途径传播。该病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易于发病和流行,尤其在连作或土壤条件不佳的田块。发病植株表现为植株整体矮化,生长缓慢,叶片自下往上逐渐变黄、萎蔫,叶缘焦枯,茎基部变褐、缢缩,植株易从基部折断。果实发育不良,成熟期推迟,严重时植株整株枯死。及时有效的防制措施对于保障草莓生产至关重要。本规程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防制策略,以降低病害发生风险,减轻损失。
**二、农业防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选择抗病品种**:优先选用经过多年验证、在本地表现稳定的抗病或耐病草莓品种。不同品种对矮萎病病原菌的抗性存在差异,应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选择。购买种子时,务必从信誉良好、有资质的种子供应商处购买,确保种子来源纯净,无混杂病害。
2.**种子消毒处理**:在播种前,对草莓种子进行严格消毒是切断种子传播途径的关键环节。常用方法包括:
(1)温水浸种:选用50-55℃的温水,缓慢倒入装有种子的容器中,并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保持此温度浸种30分钟,此过程可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部分病原菌。浸种后,立即用冷水充分冲洗种子,直至温度降至室温,以防止高温伤害种子。
(2)药剂浸种:使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2%的硫酸亚铁溶液浸泡种子20-30分钟,可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浸种后同样需用干净清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药剂。
(3)混拌处理:将种子与适量的消毒剂(如多菌灵粉剂)混合均匀,然后摊开晾干后播种。
(二)土壤管理
1.**合理轮作**:避免与草莓、茄科作物(如番茄、辣椒、茄子)、百合科作物(如洋葱、大蒜)等易感作物连作。建议与禾本科作物(如水稻、玉米)或非寄主作物进行2-3年以上的轮作,可以有效打破病原菌的存活环境,降低土传病害的侵染风险。
2.**土壤消毒**:在草莓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是预防病害的基础措施。
(1)熏蒸消毒:对于设施栽培(如大棚、温室),可在封闭条件下,使用棉隆(Moclobamid)等熏蒸剂进行土壤消毒。按照产品说明使用,确保棚内气体浓度均匀,并保持足够长的熏蒸时间(通常为7-10天),之后充分通风换气,待气味散尽并检测安全后方可定植。
(2)热水消毒:对于露地或大田,可采取深翻后灌溉热水的方法。水温应保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上海凯泉选型样本-第五代数字集成变频供水设备.pdf
- 2025年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实用).docx VIP
- 党员一对一谈心谈话记录.docx VIP
-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2.pdf VIP
- 员工个人年终总结7篇.docx VIP
- 场景搭配培训课件.pptx VIP
- 《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及特种设备监督管理.pptx VIP
- CMW500操作快速入门:Bluetooth信令测试.pdf VIP
- 蓝色绿色商务科技风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培训安全培训培训特种设备特种设备知识培训.pptx VIP
- 佛马特fermator门机VVVF-4+门机调试说明书.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