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矮萎病防制规程.docxVIP

草莓矮萎病防制规程.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莓矮萎病防制规程

一、概述

草莓矮萎病是一种常见的草莓病害,主要影响草莓的生长发育,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果实发育不良,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该病由多种病原菌引起,主要通过土壤传播,也可通过种子、肥料等途径传播。为了有效控制草莓矮萎病,需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

二、农业防治

(一)选择抗病品种

1.选择当地推广的抗病草莓品种,如丰香、红颜等。

2.购买无病种子,避免使用带病种子。

(三)土壤管理

1.采取轮作制度,与非寄主作物轮作3年以上。

2.定期检测土壤pH值,保持在6.0-6.5之间。

3.每年秋季深翻土壤,深度为20-30厘米,加速病原菌死亡。

(三)田间管理

1.合理密植,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

2.及时清除田间病叶、病果,集中销毁,避免病原菌扩散。

3.施肥时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三、物理防治

(一)高温消毒

1.选用无病土壤,或使用高温蒸汽消毒土壤,温度保持在60℃以上,持续30分钟以上。

2.使用消毒剂对土壤进行表面消毒,如使用石灰粉或硫酸亚铁溶液。

(二)种子处理

1.使用50℃温水浸泡种子30分钟,杀灭种子表面病原菌。

2.使用农用硫酸纸包衣种子,提高抗病性。

四、化学防治

(一)土壤消毒

1.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8-10克的比例撒施土壤表面,翻耕后覆盖地膜,保持7-10天。

2.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5-8克的比例拌土后施用。

(二)药剂灌根

1.在发病初期,使用5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按每株5克的比例灌根,每周1次,连续3次。

2.使用25%噁唑菌酮悬浮剂,按每株10毫升的比例灌根,每周1次,连续2次。

(三)喷雾防治

1.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2-3克的比例喷雾,每周1次,连续2次。

2.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3-4克的比例喷雾,每周1次,连续3次。

五、注意事项

1.使用化学药剂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和方法使用,避免药害。

2.喷药时应注意防护,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药剂。

3.定期检查植株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扩散。

4.保持田间卫生,避免病原菌滋生。

**一、概述**

草莓矮萎病,又称草莓黄萎病或根腐病,是一种严重威胁草莓健康和产量的土传真菌病害。其病原菌通常存在于土壤中,主要通过根系伤口侵入植株,也可随水流、灌溉水、农具、病土等途径传播。该病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易于发病和流行,尤其在连作或土壤条件不佳的田块。发病植株表现为植株整体矮化,生长缓慢,叶片自下往上逐渐变黄、萎蔫,叶缘焦枯,茎基部变褐、缢缩,植株易从基部折断。果实发育不良,成熟期推迟,严重时植株整株枯死。及时有效的防制措施对于保障草莓生产至关重要。本规程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防制策略,以降低病害发生风险,减轻损失。

**二、农业防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选择抗病品种**:优先选用经过多年验证、在本地表现稳定的抗病或耐病草莓品种。不同品种对矮萎病病原菌的抗性存在差异,应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选择。购买种子时,务必从信誉良好、有资质的种子供应商处购买,确保种子来源纯净,无混杂病害。

2.**种子消毒处理**:在播种前,对草莓种子进行严格消毒是切断种子传播途径的关键环节。常用方法包括:

(1)温水浸种:选用50-55℃的温水,缓慢倒入装有种子的容器中,并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保持此温度浸种30分钟,此过程可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部分病原菌。浸种后,立即用冷水充分冲洗种子,直至温度降至室温,以防止高温伤害种子。

(2)药剂浸种:使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2%的硫酸亚铁溶液浸泡种子20-30分钟,可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浸种后同样需用干净清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药剂。

(3)混拌处理:将种子与适量的消毒剂(如多菌灵粉剂)混合均匀,然后摊开晾干后播种。

(二)土壤管理

1.**合理轮作**:避免与草莓、茄科作物(如番茄、辣椒、茄子)、百合科作物(如洋葱、大蒜)等易感作物连作。建议与禾本科作物(如水稻、玉米)或非寄主作物进行2-3年以上的轮作,可以有效打破病原菌的存活环境,降低土传病害的侵染风险。

2.**土壤消毒**:在草莓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是预防病害的基础措施。

(1)熏蒸消毒:对于设施栽培(如大棚、温室),可在封闭条件下,使用棉隆(Moclobamid)等熏蒸剂进行土壤消毒。按照产品说明使用,确保棚内气体浓度均匀,并保持足够长的熏蒸时间(通常为7-10天),之后充分通风换气,待气味散尽并检测安全后方可定植。

(2)热水消毒:对于露地或大田,可采取深翻后灌溉热水的方法。水温应保持

文档评论(0)

倏然而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做好自己。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