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解答(13).docVIP

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解答(13).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解答(13)

一、选择题

1.你认为下列秦朝的措施中与秦朝速亡有关的是

①开拓交通②修建长城③修骊山陵④严刑峻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以下图片共同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中外交往 B.民族交融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3.学会运用原因和结果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下表中因果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A

汉武帝推行儒学

儒学开始于主导地位

B

淝水之战前秦战败

北方重新陷入分裂割据局面

C

八王之乱、匈奴人灭西晋

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D

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A.A B.B C.C D.D

4.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各族的客观影响是()

A.促进民族融合 B.形成南北对峙

C.民族矛盾激化 D.促进南北统一

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A.隋朝、唐朝、元朝 B.商朝、秦朝、三国

C.商朝、唐朝、明朝 D.秦朝、唐朝、十六国

6.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多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但这种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这说明

A.我国造纸技术臻于成熟 B.西汉早期已经发明了纸

C.当时使用的是“蔡侯纸” D.纸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

7.“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遥远)。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与该诗句相关的是()

A.海上丝绸之路 B.陆上丝绸之路 C.卫青北击匈奴 D.霍去病打败匈奴

8.依据下表可以得到的历史结论是()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光武帝初年

1000多万

57年(光武帝去世)

2100多万

105年

5300多万

A.光武帝为东汉的发展奠定基础 B.东汉末年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C.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光武帝把东汉的统治推向鼎盛

9.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有误的是()

①屏风上画有《洛神赋图》

②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

③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

④书柜中摆放着纸质书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汉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这反映出汉文帝主张()

A.节俭治国 B.独尊儒术 C.发展农业 D.以法治国

1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北京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在长江流域 B.北京人的头部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C.已懂得人工取火 D.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12.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三公,其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司隶校尉

13.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是

①提出“仁”的学说②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对立面,能够相互转化

③要从正反方面思考问题④主张以柔克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些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15.史书记载:(某时期)“各诸侯国为争夺中原霸主地位,互相攻伐,同时积极进行朝聘、会盟等外交活动,形成了霸权迭兴的局面,先后崛起了郑、齐、晋、秦、楚、吴、越等多个实力较强的国家”。以下对该记载的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形成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B.这种现象出现在战国时期

C.当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D.说明诸侯崛起和王室衰微

16.“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铸造主要为此服务,青铜器的制作需要协调和组织不同工序的管理人员,不是个人,家庭甚至一般村社所能完成的,所以青铜铸造业始终被王室和贵族所垄断,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青铜便是政治权力”,这种把青铜器,尤其是青铜礼器与贵族权力和地位联系起来的观念,在当时是借遍认同的,并已形成为一种制度,夏、商、周三代在找矿、采矿、冶炼、铸造等技术工艺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制作达到了当时世界各国的最高峰。下列属于材料中说明的青铜铸造业发达的原因是()

①祭祀和战争的需要②官营手工业保证了青铜制作的正常进行③青铜器是政治权力的象征④青铜器具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⑤找矿、采矿、冶炼、铸造工艺水平的不断积累和提高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7.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

文档评论(0)

知识改变命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好打球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