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流体两相流动 (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式与散式流态化的判断气-固流态化与液-固流态化并不是区分聚式与散式流态化的唯一依据,在一定的条件下气-固床可以呈现散式流态化(密度小的颗粒在高压气体中流化)或者液-固床呈现聚式流态化(重金属颗粒在水中流化)行为。散式流态化聚式流态化临界流化条件下的弗鲁德数,D为床径根据流-固两相的性质及流化床稳定性理论,B.Bomero和I.N.Johanson提出了如下的准数群判据:第29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化床床层高度及分离高度流化数散式流化具有空隙率随流化数均匀变化的规律聚式流化乳化相的空隙率几乎不变,床层膨胀主要由气泡相的膨胀所引起。聚式流化床膨胀比是一个较难确定的参数。床层的流化状态和流化质量与流化数有很大关系实际操作流速与临界流化速度之比u/umf膨胀比R流化床的膨胀高度L与临界流化高度之比第30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化床床层高度及分离高度分离高度H或TDH(TransportDisengagingHeight):流化床膨胀高度以上颗粒可以依靠重力沉降回落的高度。超过这一高度后颗粒将被带出。TDH的确定对流化床气体出口位置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第31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广义流态化体系对高流化数(数百)下的操作,可在床顶设置旋风分离器将随气流带出的颗粒(utu)回收并返回床内。广义流态化体系:包括密相层、稀相段和颗粒输送段。例:流态化催化裂化装置:原料油高温气化后与催化剂颗粒在提升管内形成高速并流向上的稀相输送,5~7秒即可完成原料油的催化裂解反应。催化剂经旋风离器分离后由下行管进入再生器,被从底部送入的空气流化再生,停留时间约为7~12分钟。第32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气力输送(Pneumatictransport)气力输送:在密闭的管道中借用气体(最常用的是空气)动力使固体颗粒悬浮并进行输送。输送对象:从微米量级的粉体到数毫米大小的颗粒。优点:效率高;全密闭式的输送既可保证产品质量、又可避免粉体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实现管网化和自动化;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步进行气固两相的物理和化学加工(颗粒干燥、表面包裹、气固反应等)。缺点:能耗高,设计和操作不当易使颗粒过度碰撞而磨蚀、破碎,同时造成管道和设备的磨损。第33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气力输送(Pneumatictransport)气源颗粒进料与加速段稳定输送段气固分离装置第34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体与颗粒的相对运动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anddragcoefficient)流体与固体颗粒之间有相对运动时,将发生动量传递。颗粒表面对流体有阻力,流体则对颗粒表面有曳力。阻力与曳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于颗粒表面几何形状和流体绕颗粒流动的流场这两个方面的复杂性,流体与颗粒表面之间的动量传递规律远比在固体壁面上要复杂得多。爬流(Creepingflow):来流速度很小,流动很缓慢,颗粒迎流面与背流面的流线对称。第2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anddragcoefficient)在球坐标系中用连续性方程和N-S方程可得到颗粒周围流体中剪应力?r?和静压强p的分布为式中p0为来流压力。流体对单位面积球体表面的曳力(表面摩擦应力)为第3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anddragcoefficient)?r?在z轴的分量为——表面曳力(Walldrag)所以整个球体表面摩擦曳力在流动方向上的分量F?为z?d?d???第4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0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anddragcoefficient)流体静压强对整个球体表面的作用力在流动方向上的分量为浮力Fb与流体运动无关流体对颗粒的形体曳力Fp正比于流速u——形体曳力(Formdrag)第5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anddragcoefficient)流体流动对颗粒表面的总曳力为摩擦曳力与形体曳力之和——斯托克斯(Stockes)定律严格说只有在Rep0.1的爬流条件下才符合上式的求解条件颗粒雷诺数第6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anddragcoefficient)颗粒表面的总曳力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