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代汉语理论考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字是象形字?
A.上
B.下
C.木
D.本
2.“之”字在古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是?
A.代词
B.连词
C.动词
D.介词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六书”?
A.指事
B.会意
C.假借
D.转注(形声除外)
4.“其”字作为代词时,通常指代?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反身代词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古汉语声调?
A.平声
B.上声
C.去声
D.入声(现代汉语已消失)
6.“为动用法”是指动词的?
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
C.为他人而动
D.为宾语而动
7.下列哪个句子是判断句?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吾欲之南海。
C.学而时习之。
D.蚓无爪牙之利。
8.“焉”字在古汉语中常作?
A.代词
B.连词
C.副词
D.语气词
9.“而”字作为连词时,常表示?
A.转折关系
B.递进关系
C.因果关系
D.并列关系
10.下列哪个不是《说文解字》的作者?
A.许慎
B.段玉裁
C.徐铉
D.(注:徐铉为校订者,非作者)顾野王
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哪些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A.指事
B.假借
C.会意
D.形声
2.下列哪些字是形声字?
A.河
B.休
C.狮
D.武
3.下列哪些句子包含了使动用法?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春风又绿江南岸。
4.下列哪些属于古汉语的被动句?
A.城为河内郡所屠。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D.帝感其诚。
5.下列哪些字是象形字演变而来的?
A.山
B.鱼
C.采
D.门
6.下列哪些属于古汉语中的疑问代词?
A.何
B.安
C.孰
D.曷
7.下列哪些词类活用现象属于名词作动词?
A.驴不胜怒,蹄之。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范增数目项王。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8.下列哪些句子是判断句的一种变形?
A.为天下笑者,何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安能以身之察察,受人之滔滔乎?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9.下列哪些词语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意义完全不同?
A.妻子
B.地方
C.非常
D.小心
10.下列哪些属于《说文解字》的内容或特点?
A.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
B.按部首编排
C.清代学者段玉裁为其作注
D.共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之”在古汉语中只能作代词。
2.“六书”中的“转注”和“假借”都是用字法,而非造字法。
3.“也”字在古汉语中只能作为句末语气词。
4.“其”字在古汉语中不能作为第一人称代词。
5.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读音。
6.“而”字在古汉语中只能表示转折关系。
7.“为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是两种不同的词类活用现象。
8.“者”字在古汉语中可以作为判断句的标志之一。
9.“所”字结构在古汉语中通常表示被动意义。
10.《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的许慎。
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古汉语的声调分为______、上声、去声和入声四类。
2.“六书”包括指事、会意、______、形声、转注和假借。
3.“之”字在古汉语中常用作______词。
4.“其”字在古汉语中常指代______人称。
5.形声字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6.“而”字作为连词时,常连接前后两个词或短语,表示各种关系,如______、递进
、因果等。
7.“为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为宾语而______”的意思。
8.“所”字结构通常由“所”字加动词构成,表示动作行为的______或受事者。
9.《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______字书,按部首编排。
1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兮”字是古汉语中的______词。
答案:
单项选择题:
1.C2.A3.B4.C5.D6.D7.A8.D9.D10.B
多项选择题:
1.ACD2.AC3.ABD4.AB5.ABD6.ABC7.ABD8.BD9.ABCD10.ABD
判断题:
1.错2.对3.错4.对5.对6.错7.对8.对9.错10.对
填空题:
1.平声2.象形、形声(此处只填一个,则填“象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