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谷氨酸发酵机制以与杂菌噬菌体防治;一、谷氨酸合成途径;谷氨酸发酵的代谢途径;谷氨酸;优先合成
谷氨酸比天冬氨酸优先合成,谷氨酸合成过量后,就会抑制和阻遏自身的合成途径,使代谢转向合成天冬氨酸
柠檬酸合成酶的调节
柠檬酸合成酶是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除受能荷调节外,还受谷氨酸的反馈阻遏和顺乌头酸的反馈抑制,谷氨酸合成过量时,代谢转向天冬氨酸的合成。;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调节
在谷氨酸产生菌中,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微弱,使α-酮戊二酸不能继续氧化。
谷氨酸脱氢酶的调节
谷氨酸对谷氨酸脱氢酶存在着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
α-酮戊二酸合成后由于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微弱,谷氨酸脱氢酶的活力很强,故优先合成谷氨酸;控制谷氨酸合成的重要措施;(1)葡萄糖经过EMP和HMP生成丙酮酸,以EMP途径为主,生物素充足时HMP占38%,亚适量为26%.
(2)生成的丙酮酸在脱氢酶系作用下生成乙酰辅酶A,另一部分生成草酰乙酸或苹果酸。
(3)草酰乙酸和乙酰辅酶A在柠檬酸合成酶作用下生成柠檬酸,然后再顺乌头酸酶作用下生成异柠檬酸,再在异柠檬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α-酮戊二酸。
控制谷氨酸合成的重要措施
1、α-酮戊二酸氧化能力弱
2、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强
3、细胞膜对谷氨酸通透性高;二、细胞膜通透性的调节;细胞膜是在细胞壁与细胞质之间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渗透性膜,磷脂双分子层为其基本结构,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质。;一种是通过控制脂肪酸和甘油的合成,实现对磷脂合成的控制,使得细胞不能形成完整的细胞膜;
一种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使得细胞不能形成完整的细胞壁,丧失了对细胞膜的保护作用。在膜内外渗透压差等因素影响下,细胞膜物理性损伤,增大膜的通透性。;1.控制细胞膜的形成;2、利用生物素过量的糖蜜原料进行谷氨酸发酵时,添加表面活性剂或饱和脂肪酸。
在生物素过量的条件下,添加表面活性剂或饱和脂肪酸仍能进行谷氨酸发酵,其原因在于这些物质对生物素起拮抗作用,抑制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导致油酸合成量减少,磷脂合成不足,使得细胞膜不完整??提高了细胞膜对谷氨酸的通透性。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吐温-60、吐温-40等。常用的饱和脂肪酸有十七烷酸、硬脂酸等。;3、利用油酸缺陷型菌株进行谷氨酸发酵,限制发酵培养基油酸的浓度。
油酸缺陷型菌株丧失了自身合成油酸的能力,直接影响磷脂的合成,不能形成完整细胞膜,必须添加油酸才能生长,所以通过控制油酸的添加量,实现细胞膜对谷氨酸的通透性。
当油酸过量时,该菌株只长菌或产酸少;当油酸亚适量时,随着油酸的耗尽,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使得谷氨酸的通透性提高。;甘油缺陷型菌株不能自身合成α-–磷酸甘油和磷脂,外界供给甘油才能使其生长,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甘油添加量来控制细胞膜对谷氨酸的通透性。
当甘油添加量过多时,磷脂正常合成,菌体正常生长,不产酸或产酸低;
当甘油添加量过少时,菌体生长不好,产酸低,所以控制甘油亚适量是控制的关键。;5、利用温度敏感突变株控制细胞膜的生物合成;2.控制细胞壁的形成;青霉素是糖肽末端结构(D-Ala-D-Ala)的类似物,与转肽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使转肽酶受到了不可逆的抑制,糖肽合成不能完成,结果形成不完整的细胞壁,使细胞膜处于无保护状态,易于破损,增大谷氨酸的通透性。;由葡萄糖生物合成谷氨酸的理想途径:A?B?;三、葡萄糖发酵谷氨酸的理想途径;; 若CO2固定反应完全不起作用,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的催化作用下,脱氢脱酸全部氧化成乙酰CoA,通过乙醛酸循环供给四碳二羧酸,则反应如下:
1mol葡萄糖→2乙酰CoA→四碳二羧酸
0.5mol葡萄糖→乙酰CoA
由于3葡萄糖可以生成2mol的谷氨酸,因此理论糖酸转化率仅为54.4%。实际糖酸转化率处于54.4%和81.7%之间。
;噬菌体与杂菌的防治;什么是噬菌体;谷氨酸发酵中噬菌体的污染;(一)噬菌体污染的异常情况;镜检时发现菌体数量显著减少具体不规则革兰士染色有红色碎片。平板有噬菌斑。发酵周期变长,生物素需求变大。精制中和时色素深泡沫大碱液加不进去。
3、发酵后期污染噬菌体:对产酸影响不大有时还能提高产酸。但也不能忽视,因为不仅会使难于过滤且污染会前移造成更大污染;三、防治噬菌体对谷氨酸发酵的污染;3、采取以环境净化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如定期检查包括空气在内的环境中的噬菌体;严禁活菌体任意排放,凡是污染噬菌体的发酵液、洗罐水等都要加热到80°C以上,发酵罐拍的气体都要与蒸汽或碱液、漂白粉充分混合;灭杀环境中的噬菌体;灭杀压缩空气中的噬菌体;避免噬菌体侵染菌株;避免噬菌体侵入设备
4、污染噬菌体的挽救措施:并罐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新疆交投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第5讲从垄断到金融垄断—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ppt VIP
- GB50205-20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ocx VIP
- CPI-GEN-IV-速调管高功放教程.pdf VIP
- 最全100%必过地理信息安全保密培训证书题库(填空题).docx
- 2020最新-4S店配件价格-华晨宝马3系 F35(12-07--15-09).pdf VIP
- A Rose for Emily 原文.doc VIP
-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 2025年体育单招英语试卷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