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的手机卡成为诈骗“帮凶”:网警撕开未成年人黑产链条.docxVIP

当孩子的手机卡成为诈骗“帮凶”:网警撕开未成年人黑产链条.doc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校园周边的异常信号:黑产初现在2025年4月,福建莆田的街头巷尾一如往常,学生们背着书包穿梭在校园与家之间,然而,一场看不见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莆田网安部门在全力推进“净网—2025”专项行动时,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寻常。他们发现,辖区内一批由未成年人实名登记的手机卡,正以一种超乎常理的频率运作着。这些手机卡频繁地向境外涉诈地区拨打电话,通话时长更是令人咋舌,部分卡片单日通话时长竟超过10小时。要知道,对于普通未成年人来说,他们使用手机更多是用于学习、娱乐或者与家人朋友简单联络,如此长

—PAGE1—

当孩子的手机卡成为诈骗“帮凶”:网警撕开未成年人黑产链条

一、案件直击:八名嫌疑人落网,斩断罪恶链条

(一)校园周边的异常信号:黑产初现

在2025年4月,福建莆田的街头巷尾一如往常,学生们背着书包穿梭在校园与家之间,然而,一场看不见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莆田网安部门在全力推进“净网—2025”专项行动时,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寻常。他们发现,辖区内一批由未成年人实名登记的手机卡,正以一种超乎常理的频率运作着。这些手机卡频繁地向境外涉诈地区拨打电话,通话时长更是令人咋舌,部分卡片单日通话时长竟超过10小时。要知道,对于普通未成年人来说,他们使用手机更多是用于学习、娱乐或者与家人朋友简单联络,如此长时间的通话,显然远远超出了正常的使用场景。这一异常情况,就像是黑暗中的一丝微光,引起了网警们的高度警觉,也由此拉开了这场与黑色产业链斗争的大幕。

(二)“诱骗+盗窃”双轨作案:未成年人沦为工具

随着侦查工作的逐步深入,一个令人痛心的真相浮出水面。以李某某、吴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长期在学校周边游荡,就像一群隐藏在暗处的恶狼,盯上了这些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他们采用了极其卑劣的手段,一方面,利用未成年人经济尚未独立,对金钱充满渴望但又缺乏经济判断力和防范意识的特点,以“高价收购闲置手机卡”为诱饵,编织出一个个看似诱人的陷阱。这些不法分子,往往会在学校放学时段,在校园周边拦住那些独自回家的学生,用花言巧语和看似丰厚的报酬,蛊惑他们去办理实名手机卡。而涉世未深的孩子们,在金钱的诱惑下,很难抵御这种看似轻松赚钱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些犯罪分子甚至直接伸出罪恶之手,盗窃学生们的通讯设备。部分学校出于教学管理等原因,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学生们只能将手机存放在学校周边的车棚或者其他储物箱中。犯罪团伙便利用这一规定,撬开储物箱,盗取手机内置的电话卡。这些通过诱骗和盗窃得来的实名手机卡,被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境外诈骗分子。在诈骗分子手中,这些手机卡成了他们实施犯罪的“得力助手”,被用于拨打诈骗电话,向无辜群众编织各种谎言,诱导他们转账汇款;或者用于注册涉诈APP,让诈骗分子在虚拟世界中隐藏身份,肆意妄为地实施诈骗行为,而这些未成年人,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了诈骗分子的“工具”。

(三)跨省收网行动:80余部作案设备现形

面对如此猖獗的犯罪行为,莆田网警深知时间紧迫,必须争分夺秒地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对社会的危害,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为此,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警力和精力,经过长达数月的艰苦侦查,终于摸清了这个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他们如同一张严密的大网,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逐渐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规律、人员身份和窝点位置等关键信息。在2025年X月的一个清晨,随着一声令下,多地统一抓捕行动正式展开。警方犹如神兵天降,迅速出击,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吴某某等8人一举抓获。在抓捕现场,警方查获了大量作案工具,包括涉案手机80余部、手机卡150余张、电脑及相关设备18套。这些设备,就像是犯罪的“铁证”,静静地摆在那里,诉说着犯罪分子的累累罪行。据后续调查发现,该团伙的犯罪行为令人触目惊心,他们累计倒卖未成年人手机卡超过500张,涉案金额高达30余万元。而这些被倒卖的手机卡,已经直接导致了数十起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许多家庭因此遭受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有人因此陷入了生活的困境。这次跨省收网行动,成功斩断了这条侵害未成年人的黑色产业链,让犯罪分子得到了应有的惩处,也为社会和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清除了一大隐患。

二、黑色产业链揭秘:未成年人为何成为“猎物”

(一)精准捕猎:黑产盯上未成年人的三大“优势”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未成年人,这个本应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的群体,却成为了网络黑色产业链觊觎的“猎物”。他们为何会被黑产盯上?这背后隐藏着三大“优势”,也正是这些所谓的“优势”,让未成年人在网络世界中陷入了危险的漩涡。

1.身份信息“纯净”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身份信息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各种便利之门,也可能成为犯罪分子手中的作案工具。未成年人的手机卡使用痕迹少,这使得他们的身份信息相对“纯净”,就像一张未曾书写的白纸,让诈骗分子看到了可乘之机。这些不法分子深知,使用未成年人实名登记的手机卡,被追踪的风险较低,因为这些卡片的日常使用记录简单,没有复杂的社交和交易痕迹,很难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此外,未成年人的实名登记信息未被列入征信系统,这对于诈骗分子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即使他们使用这些手机卡实施诈骗行为,也不用担心会对未成年人的信用记录造成影响,从而引发更多的调查和关注。正因如此,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被他们视为“低风险作案工具”,成为了黑色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2.心理弱点易突破

文档评论(0)

Samoho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电力工程师持证人

专注于性价比汽车推荐、就业证书推荐、身体疗养、电力工程就业推荐,喜欢交流哲学、经济学、投资、教育。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10月04日上传了电力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