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一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案例分析专项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初中一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案例分析专项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初中一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案例分析专项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小明和小华是同班同学,关系一度很好。最近,小明在班级群里分享了一篇小华写的作文,但未经小华同意,还添油加醋地修改了一些内容,并在群里公开调侃小华写作水平差。小华感到非常生气和尴尬,向老师反映了这件事。老师找小明谈话后,小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小华诚恳道歉,删除了群里的不恰当言论。小华虽然还在生气,但在老师的建议下,也思考了是否完全应该原谅小明。这件事之后,小明和小华的关系虽然不如以前亲密,但都认识到了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诚信的重要性。

1.小明在班级群里分享小华作文并公开调侃的行为,主要侵犯了小华的哪项权利?请结合案例简要说明。

2.从道德角度看,小明最初的行为错在哪里?他后来道歉的行为体现了哪些道德品质?

3.小华在得知小明道歉后进行思考,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老师建议小华原谅小明,这可能基于哪些道理?

4.结合小明和小华的经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建立和呵护真诚的友谊?

二、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某中学为了加强学生纪律,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不得携带手机进入校园、课间不得在走廊追逐打闹,甚至规定了食堂就餐时必须保持绝对安静。起初,很多学生觉得不方便,甚至有些抵触。后来,学校在发现部分学生因着装规定而感到自卑,以及因手机管理不力导致学生校外安全事件增加等问题后,对原有规定进行了部分调整,例如允许学生在特定时间携带手机用于学习,增加了课后社团活动选择,并加强了相关的教育引导。学校的做法引起了家长和学生的讨论。

5.学校最初制定的严格规定,体现了集体生活中的什么要求?这种要求本身是否有其积极意义?

6.面对学校严格的规定,部分学生感到不方便甚至抵触,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分析,他们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7.学校在实施规定过程中,发现问题后进行调整的做法,体现了对什么原则的遵循?这种做法对学生的成长有何积极影响?

8.结合案例,谈谈集体规则与个人自由之间应该怎样处理?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遵守集体规则?

三、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小丽是一名初一学生,她非常热爱绘画,梦想成为一名艺术家。但是,她的父母认为女孩子学艺术没有前途,坚持让她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并给她报了各种补习班。小丽感到非常苦恼,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自己的兴趣爱好被剥夺了。她既想遵守孝道,按照父母的要求学习,又不想放弃自己的梦想。在一次学校举办的“我的梦想”主题活动中,她犹豫了很久,最终鼓起勇气在班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并表达了自己愿意在努力学习的同时,继续坚持绘画的兴趣。

9.小丽在面临个人兴趣爱好与父母期望冲突时,内心经历怎样的矛盾?这种矛盾体现了青少年时期可能出现的哪种成长任务?

10.小丽最终选择在班会上分享自己的梦想,这一行为体现了她怎样的个人品质?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小丽这样做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11.如果你是小丽的朋友,你会给她提供哪些建议,帮助她更好地处理与父母的沟通,平衡学习与兴趣爱好的关系?

12.这个案例启示我们,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理想、兴趣爱好与集体要求、家庭期望之间的关系?

四、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李明是一名网络爱好者,他经常在网上与朋友聊天、看视频。一天,他在一个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个自称是同校同学的账号在发布求助信息,说自己遇到困难急需用钱,并留下了一个银行账号。李明觉得对方很可怜,就将自己平时省下的零花钱全部转了过去。之后,他发现那个账号是假的,对方联系不上了,钱也无法追回。李明既感到很后悔,也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会被不法分子利用。

13.李明转账帮助陌生人的行为,出发点是善良的,但这种行为存在什么风险?这启示我们在网络交往中应该注意什么?

14.李明遭遇网络诈骗后,除了感到后悔,更应该反思的是什么?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网络诈骗的侵害?

15.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但也带来了风险。结合李明的经历,谈谈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应该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文明、理性地参与网络生活?

16.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

试卷答案

一、

1.隐私权。小明未经小华同意分享作文并修改内容,公开调侃,侵犯了小华对其个人作品(包含个人思想、表达等隐私成分)不受他人非法侵害和公开披露的权利,也侵犯了小华的人格尊严权。

2.错在不尊重他人、不诚信、缺乏同理心。小明未经同意传播他人作品并加以歪曲嘲讽,是对小华劳动成果的不尊重,是不诚信

文档评论(0)

138****9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