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明科举制度的社会影响
中国科举制度自隋唐发端,至元明两朝进入重要转型期。元朝以“胡运”入主中原,科举制度时断时续却未完全废止;明朝则在前代基础上构建起更严密的体系,使科举真正成为“抡才大典”。这两个朝代的科举制度虽有差异,却共同塑造了近古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文化风貌。本文将从社会流动、文化整合、基层治理、观念变迁四个维度,深入探讨元明科举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一、社会流动的“升降梯”:打破阶层壁垒的双刃剑
(一)元朝:有限开放下的特殊流动通道
元朝科举始于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此前近八十年未开科取士。这一制度设计的背后,是蒙古贵族“重吏轻儒”的传统与汉地“以文取士”观念的碰撞。即便如此,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