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PAGE2—
2025年11月学习在广东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11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梅州、广州考察调研,从叶剑英纪念园的红色传承到南福金柚种植基地的硕果飘香,总书记的岭南之行,既饱含对革命老区的深情牵挂,也为乡村振兴指明实践路径。广大党员干部当循着这“一红一绿”的足迹,读懂红色基因与特色产业交融的振兴密码,让老区振兴的画卷越绘越新。
以红色铸魂,厚植产业振兴的精神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党史宣传教育,讲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梅州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是最鲜亮的底色——叶剑英元帅的革命足迹、红军长征的战斗遗址、苏区群众的奋斗故事,构成了这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扛起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深挖红色资源背后的精神内涵,让红色故事可听可看、可感可知,引导群众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转化为建设家乡、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行动。
以科技赋能,激活传统产业的发展动能。“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要加强科技应用”,总书记在南福金柚种植基地的叮嘱,道破了老区产业升级的关键。梅州金柚作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柚子及其加工产品、文创产品都深受欢迎。科技正成为破解困局的“金钥匙”,也是老区实现“造血式”振兴的关键。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深入调研本地特色资源,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避免“同质化”发展。要强化科技赋能,引进先进种植、加工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要推动农文旅融合,将特色产业与红色旅游、客家民俗相结合,打造采摘体验、民俗研学等新业态,让“农业+”释放更大价值。同时,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让农户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共享产业红利,以产业兴旺筑牢老区振兴的物质根基。
以共富聚力,书写老区振兴的民生答卷。“党和政府要继续加强对老区的政策扶持,老区广大干部群众要齐心协力、奋发图强。”总书记的叮嘱,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为老区的民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革命老区曾为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加强对老区的政策扶持,让老区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道路、水利、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难题;到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农户种植管理、产品营销能力,增强群众自主致富本领,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地,不断增强了老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把政策制定与群众期盼精准对接。要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基层、惠及群众,让老区群众在振兴发展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让“日子过得像金柚一样又甜又美”的美好祝愿变为现实。
2025年11月学习在广东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11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考察南福金柚种植基地时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要加强科技应用,推动农文旅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回望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广西来宾的甘蔗、甘肃天水的花牛苹果、云南丽江的咖啡,到此次关注的梅州金柚,乡村特色产业始终是他深深的牵挂。他强调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并鼓励大家“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广大党员干部当循着这一坚定足迹,立足“土”的本源、彰显“特”的优势、做强“产”的链条、落脚“民”的福祉,让一方水土孕育的“土特产”,真正成为农民群众致富的“金饭碗”、乡村发展的“动力源”。
深挖“土”味,在资源禀赋中筑牢产业根基。“土”是根,是魂,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底气所在。梅州的金柚、天水的花牛苹果、丽江的小粒咖啡,无不是一方水土滋养出的独特馈赠。把“土特产”做成“金饭碗”,首先要立足本土,深挖“土”潜力。要严守耕地红线和生态底线,守护好滋养特色物产的土壤、山林、水源等“土”之根基,确保一方水土的自然本色不褪、特色不丢;要系统梳理本地物种资源,加强本土良种选育、品种保护和遗传资源库建设,让特色产品保持不可替代的风味与品质优势;更要深挖根植于一方水土的地域文化,将红色记忆、民族风情、农耕智慧等本土精神标识,内化为“土特产”不可复制的内在特质。唯有守住“土味”基因、擦亮地域标识,产业振兴才有坚实根基。
突出“特”色,在品牌塑造中提升核心价值。“特”是魂,是乡村产业突围的关键。总书记在梅州察看柚子茶、精油、文创产品,在丽江点赞“云南咖啡代表着中国”,在天水强调“加强品种保护和培育”,正是对“特色化”“高值化”路径的充分肯定。要坚决摒弃“有品无牌”“有量无价”的粗放模式,聚力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区域公用品牌。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篇 乡镇2025年工作总结暨2026年工作计划.docx
- (通用)2025年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专题会议精神心得体会.docx
- (通用)局党组2025年前三季度抓基层党建工作总结.docx
- 5篇 2025基层党委书记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上关于学习会议精神的研讨发言.docx
- 6篇 在2025年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docx
- 基层党支部书记2025年11月学习党的会议精神研讨发言.docx
- 镇党委班子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巡察整改专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docx
- 局领导在“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暨“改文风、转作风”专题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在全市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 国有企业党委、党组2025年前三季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docx
- 在2025年“创新之问”专题务虚会议上的讲话.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