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期中考试
道德与法治试卷
时间:60分钟总分:50分命题学校:丹东市第十八中学
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闭卷部分)
考试时间:15分钟满分: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表格中的题号对应位置。)
1.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活动。以下做法属于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活动方式的是
①周末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 ②到敬老院教老人使用手机
③晚上和家人一起观看新闻联播 ④拒绝与他人进行交往互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某中学组织学生听报告,谈感受,诉心声。同学们感慨万千,热议不断,感慨祖国发展的速度,立志报效祖国。同学们学习两会精神
①能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自觉地融入社会
②有利于拓宽国际视野,积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接纳和认可,提升自身人生价值
④能关注国家发展,将个人目标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5年我国南极长城站建站4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内外科考人员共同探讨极地科研新方向。一代代科考工作者开展科研工作,为人类认识南极作出了重要贡献。科考工作者的行为说明
A.人的身份是通过地缘关系确定的 B.社会化的过程不需要个人参与
C.个人只能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D.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4.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阅兵式集中展示了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和先进武器装备,彰显了国家的强大国防实力,让我们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由此可见
A.人能够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B.我们的衣食住行与社会紧密联系
C.社会能够为人们提供精神滋养 D.每个人都是社会“大网”中的“结点”
5.学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一课后,同学们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小新:“狼孩”的故事说明人在狼群中也能够实现社会化
B.小丽:我喜欢一个人独处,感觉自己和社会没有什么联系
C.小华:鲁滨逊的故事说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不能离开社会
D.小红:“宅男宅女”的出现说明通过网络可以摆脱现实社会
6.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这启示我们中学生要
①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获得荣誉为目标 ②主动融入社会生活,树立积极生活态度
③重视生活经验积累,实践比理论更重要 ④努力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八年级学生小宇在公交车上主动给一位老人让座,提醒老人保管好随身物品。这体现了他
①遵守社会公德 ②履行法定义务 ③维护国家利益 ④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5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八年级学生小路到电影院看了《志愿军:浴血和平》。随后,小路在朋友圈发表了一篇观后感,表达了对先烈的崇敬以及自己的爱国情与报国志。这启示我们
①网络大大促进人际交往 ②要积极融入社会,滋养自己的精神
③爱国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④要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近些年,各类网络谣言泛滥,在不少公共事件中,有关部门要花费大量精力辟谣。关于辨别网络谣言的方法与技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看信息是否是名人所发,名人所发的就认可
②看信息的传播量和传播范围,量大的就可信
③看信息出处,是权威媒体和部门官方网站发布的就可信
④看信息内容,疯狂煽情的、夸大其词的信息往往不可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弹窗广告已经到了网络公害的程度。如人们在享受着网上便捷购物的同时,打开购物软件,映入眼帘的却是覆盖整个页面大小的“抽取粉丝大包”“召唤好友”等花花绿绿的弹窗广告,让人不胜其烦……这种现象
A.说明网络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B.表明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弹窗广告现象的出现无可厚非
C.是一种技术霸凌的表现,也是侵犯公民隐私的犯罪行为
D.需要每个公民依法办事,加大对该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11.在某景区,两名游客无视景区标识标牌提示和工作人员劝阻,自行开展徒步穿越活动,随后因存在失温、迷路等风险而报警求助,被救援下山。由于违反景区管理规定,两人已被终身禁止进入该景区旅游。这告诉我们
①有序的旅游环境离不开规则的维系 ②有了社会规则就能避免冲突的产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