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东片联盟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pdfVIP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东片联盟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共12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汉字注音。(2分)

童年,是朱自清笔下的孩童,在(1)酝niàng_____着花香的

空气里,唱出宛转的曲子;是泰戈尔笔下的金色花,在母亲做(2)祷

_____告时,悄悄散发出的芬芳;是鲁迅笔下的“我”,在百草园玩耍

时,采食像小珊瑚珠攒成的覆盆子。童年有着纯真的梦,载满了童趣

的琼浆。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

...

所而又和谐相处。

B.儿子的一点点进步,都让爸爸妈妈喜出望外。

....

C.他来到秋浦河段,走上山丘眺望前方,只见河面水波粼粼,岸上的

....

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D.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节日快乐。

....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

改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

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

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

施。(去掉“防止”或“不”。)

4.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________。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

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

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①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②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

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③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

已经模糊。

④汉唐以来,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

食品种。

⑤近代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

食形态逐渐形成。

A.③②④①⑤B.①③⑤④②

C.③⑤④①②D.①②④⑤③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

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雨的四季》一文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

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

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C.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是后人加的。乐府诗是可以歌

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

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D.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一般每首八句,

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颈联,五、六句叫颔联,七、八句叫尾

联。颈联、颔联一般要对仗。

6.下列对《观沧海》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人借沧海气势雄浑的壮阔景象,抒发了自己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

B.“澹澹”“竦峙”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海波荡漾和山岛高

耸挺拔的景象。

C.诗人远眺大海,看到了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美景观,感受到大海

的广博浩瀚。

D.诗的最后两句是为了合乐而加的,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二、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试卷课件免费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如果有个别试卷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人,告知试卷全称,本人将下架删除,敬请谅解!!!!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