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VIP

2025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哪个诗句出自《离骚》?

A.北风卷地白草折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答案:B

2.《诗经》中的“赋、比、兴”是指:

A.赋予、比喻、兴起

B.赋予、对比、兴起

C.描述、比喻、兴起

D.描述、对比、兴起

答案:C

3.以下哪个诗人被誉为“诗仙”?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维

答案:B

4.《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他所见到的判官是:

A.钟馗

B.唐明皇

C.关羽

D.崔判官

答案:D

5.以下哪部作品是元曲?

A.《西厢记》

B.《长生殿》

C.《桃花扇》

D.《牡丹亭》

答案:A

6.《水浒传》中,以下哪个英雄好汉被称为“及时雨”?

A.武松

B.鲁智深

C.宋江

D.林冲

答案:C

7.以下哪个成语出自《论语》?

A.朝闻道,夕死可矣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答案:B

8.《庄子》中的“逍遥游”篇主要讲述了:

A.庄子的哲学思想

B.庄子的生活态度

C.庄子的政治主张

D.庄子的道德观念

答案:B

9.以下哪个诗句出自《将进酒》?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君不见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D.君不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答案:A

10.以下哪个作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

A.《泊船瓜洲》

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C.《夜泊牛渚怀古》

D.《江南春》

答案: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诗歌总集。

答案:现实主义

2.《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______的作品。

答案:屈原

3.《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曹雪芹

4.《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共有______位。

答案:108

5.《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______。

答案:语录体

6.《庄子》中的“逍遥游”篇主要讲述了______。

答案:庄子的生活态度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

答案:《离骚》

8.“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出自______。

答案:《诗经·小雅·黄鹤楼》

9.“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______。

答案:《论语》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

答案:《周易》

三、阅读题(共40分)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20分)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秦兵益强,而六国益衰,至使不得不割地求和。然割地以求和者,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所谓“弊在赂秦”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秦未并天下之利,而六国先丧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①利:______

②爱其地:______

③不暇:______

④鉴:______

答案:①利:利益,这里指割地求和的好处。

②爱其地:爱护自己的土地,不轻易割让。

③不暇:没有时间,来不及。

④鉴:以……为鉴戒,吸取教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答案:六国灭亡,并非因为他们的兵器不锋利,战斗力不强,问题在于割地求和。

②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足以拒秦。

答案:如果当时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护自己的土地,就足以抵抗秦国。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关于六国破灭原因的观点。(5分)

答案:作

文档评论(0)

Hinihao6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天天开心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