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XJSF 004-2025 荒漠绿洲防护林骆驼刺栽培与管理技术规程.docxVIP

T_XJSF 004-2025 荒漠绿洲防护林骆驼刺栽培与管理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40CCSB05

XJSF

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团体标准

T/XJSF004—2025

荒漠绿洲防护林骆驼刺栽培与管理技术

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cultivationandmanagementofAlhagisparsifoliain

shelterforestsofdesertoases

2025-04-03发布2025-04-10实施

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发布

I

T/XJSF004—2025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栽培环境 1

5栽培前准备 1

5.1品种选择 1

5.2种子选择 1

5.3种子催芽 1

5.4整地 1

6栽培技术 1

6.1播种时间 2

6.2播种方法 2

7抚育管理 2

7.1灌溉 2

7.2除草 2

7.3封育 2

8病虫害防治 2

T/XJSF004—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和田地区生态环境局策勒县分局、策勒县林业和草原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凡江、张志浩、买尔当·克依木、宋春武、哈丽丹·艾比布拉、晁岳飞、乔新河、图尔洪·加帕尔。

T/XJSF004—2025

1

荒漠绿洲防护林骆驼刺栽培与管理技术

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荒漠绿洲区防护林中骆驼刺的栽培环境、栽培前准备、栽培技术、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新疆南疆骆驼刺适生区的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的营建和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65/T3215-2011骆驼刺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骆驼刺

骆驼刺指豆科骆驼刺属骆驼刺AlhagisparsifoliaShap.

4栽培环境

新疆南部郁闭度0.3以下的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带内;地下水位在1.5~4.0m;弱碱性沙质壤土或沙土;6月平均最高气温28-32℃,地温38-42℃;具有灌溉条件,土壤排水良好。

5栽培前准备

5.1品种选择

栽培种为骆驼刺AlhagisparsifoliaShap.

5.2种子选择

所选择的骆驼刺种子以上年11月中下旬采收为宜。经人工搓擦、除去枝叶、种壳及其他杂质后得到干净优良的种子,及时装在透气袋子中,放在4℃低温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5.3种子催芽

用40℃的纯水处理48小时,或60℃的纯水处理10小时,或80℃纯水处理10分钟,或90℃的纯水处理3分钟。

5.4整地

在距离林木60cm以外整地,不伤害树木。播种地经厩肥改良后分2次整地。秋季整地是在上年土壤封冻前对表土层实施的深耕,使土壤充分疏松透气,深度为30~33cm;春季整地是在播种当年土壤解冻后对表土层实施的浅耕,深度为15~20cm。

结合春季整地随耕随做床,整地标准达到“松、碎、齐、平、净”。苗床以平床为主,排灌渠道通畅,在风沙危害较重的地方设置沙障。

6栽培技术

T/XJSF004—2025

2

6.1播种时间

6月上旬,连续一周地温达38-42℃。

6.2播种方法

采用开沟条播的方法播种。先设置播种沟,沟长450~550cm,沟宽5~15cm、沟深4~8cm。将催芽后的种子搅拌上干沙土后,均匀地撒在播种沟内,然后在播种沟内撒一层0.5cm左右厚的干沙土覆盖种子,并耙平播种沟。

7抚育管理

7.1灌溉

播种后至出苗20天。通过引水沟灌水,使水分渗透到播种沟内,从而使幼苗的根部保持持续的湿润。灌水量保持在375m3~480m3/hm2。

出苗20天后至40天。灌溉间隔为两天一次,通过引水沟灌水渗透到播种沟内,灌水量为270~345m3/hm2。

出苗4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