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复习任务五 突破选择题——文先法后,洞悉陷阱.pptxVIP

8 复习任务五 突破选择题——文先法后,洞悉陷阱.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习任务五突破选择题

——文先法后,洞悉陷阱;考情微观考向微探;命题解读;精研典题考教衔接;命题角度一词句解说

命题人对诗(词)句意思或其中某个词语的意思予以解说,要求考生判断正误。;1.(2025·全国一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①新样者

王安石

玉堂新样世争传,况以蛮溪②绿石镌。

嗟我长来无异物,愧君持赠有佳篇。

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

还与故人袍色③似,论心于此亦同坚。

【注】①玉堂:宋代称翰林院为玉堂。②蛮溪:指南方的溪流。③袍色:官袍的颜色。古时低级官员袍服为青绿色。;解析:“看起来水渍斑斑”错误,颈联中的“湿”意为“润泽”,“看犹湿”是说绿石砚“看上去十分光亮润泽”,而不是“水渍斑斑”。;2.(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江仙

晁补之

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解析:“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错,由“明年应赋送君诗”可知,此处是词人在想象来年送别友人的场景,而非“真实描写”。;设误类型;命题角度二形象特征及作用分析

命题人从归纳概括诗歌中的人、事、景、物等的形象特征及作用角度设计题目,要求考生判断正误。;3.(2023·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判断正误: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3分)

答案:正确。诗中的各种景物,有的静卧于水上,有的斜倚于峰前,有的掠水飞过,有的随风轻摇,有动有静,多姿多彩,又全都笼罩于“秋色”“晚晴”的怡人氛围中,触发了诗人心底的喜悦与欢欣。;设误类型;命题角度三主旨情感分析

命题人对全诗(词)或其中某一句、某一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出分析,要求考生判断正误。;4.(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解析:“远方友人”“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错误。“君”为泛指,并非指词人的“远方友人”;下片写词人作诗、听歌、饮酒,均为闲居隐逸之事,与远方友人和真挚思念无关。;设误类型;命题角度四艺术技巧及效果分析

命题人从诗歌使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人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景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以及诗歌的结构等角度设计题目,要求考生判断正误。;5.(2021·新高考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②东林住得无?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③拘牵雨花社④,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④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解析:“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错误。“湓浦曾闻似衣带”意即“我曾听说湓水萦绕似衣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的是湓水的蜿蜒之美,并非表现朋友之间的情谊。;设误类型;命题角度五语言风格特点分析

命题人对诗歌语言特点作出解说,要求考生判断其正误。;6.(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

文档评论(0)

131****10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