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培训试卷(含答案).docxVIP

2025年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培训试卷(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培训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1)诘问()(2)拮据()(3)纨绔()(4)污蔑()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词语。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毫不气馁,反而______,最终克服了困难。

读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诗人______的身影,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______。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他的演讲引经据典,生动有趣,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是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青少年能力的重要途径。

4.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可以横绝峨眉巅。

(2)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3)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城市的喧嚣,常常让人渴望片刻的宁静。小林厌倦了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一个周末的清晨,他独自一人来到了城郊的森林公园。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铺满落叶的小径上,发出沙沙的声响。空气清新得让人忍不住深呼吸,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更添了几分幽静。

他沿着小路漫步,不知不觉走进了一片树林。林中光线有些昏暗,但各种奇花异草在林间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幽香。几只松鼠在树枝间跳跃嬉戏,不时发出“吱吱”的叫声。小林放慢了脚步,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他看到一只蝴蝶停在一朵野花上,翅膀上的图案绚丽多彩。他蹲下身,发现几只小蚂蚁正排着队,努力地搬运着比它们身体大得多的食物。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而有序。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小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惬意。他暂时忘却了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烦恼,完全沉浸在这片自然的怀抱中。他开始思考,在现代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里,我们是否已经太久没有这样亲近自然、聆听内心的声音了?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个森林,给万物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小林带着满满的感悟离开了森林公园。这次经历让他明白,即使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只要我们愿意放慢脚步,用心感受。

5.文中划线的句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铺满落叶的小径上,发出沙沙的声响”运用了哪些感官描写?有什么作用?

6.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林在森林公园中的感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第7段中,小林思考的内容是什么?这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8.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为什么常常感到焦虑和疲惫?联系实际,谈谈你应该如何为自己寻找一些“宁静角落”。

三、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1题。

甲陟罚臧否,不论贵贱,唯恐私于己也。惧绳以法,则惧威严之怒。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乙时时步于中庭,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后遂不复见此景。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陟罚臧否()(2)惧绳以法()

(3)仰观天象()(4)俯察地理()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后遂不复见此景。

11.甲文和乙文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四、作文

请以“______,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处可填入具体的人、事、物或精神品质,如“阅读”、“坚持”、“分享”等),然后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试卷答案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1)jié(2)jié(3)wán(4)miè

*解析:考查汉字字音。需结合平时积累,注意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分。诘、拮、蔑为多音字,需根据常用语境记忆。

2.(1)毫不气馁(2)赤子之心(3)感慨万千

*解析:考查词语运用。第(1)空需要表达在困难面前不气馁的态度。“毫不气馁”符合语境。第(2)、(3)空需要结合诗句意境(根据默写诗句推断,如“落红不是无情物”等意象)选择合适的词语。“赤子之心”指纯真善良的心,“感慨万千”指感触很多,心情复杂,都与诗歌常有的情感基调相关。

3.C

*解析:考查病句辨析。A项成分残缺,“使”字使得句子缺少主语,应去掉“使”。B项不合逻辑,“防止...不再发生”否定不当,应去掉“不”。D项

文档评论(0)

137****81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