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VIP

古代汉语课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课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下列各组汉字中,全部为象形字的一组是()

A.日月刃贝B.山水马末C.火手田鸟D.上下本休

下列对“六书”中“形声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由表示意义范畴的“声旁”和表示读音类别的“形旁”组成

B.由表示意义范畴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类别的“声旁”组成

C.形旁和声旁一定分别位于字的左右两侧

D.形声字的读音一定与声旁完全一致

下列句子中,“走”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B.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

C.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D.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B.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水经注?三峡》)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作代词的一项是()

A.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荀子?劝学》)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下列句子中,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C.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下列对古代汉语“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为“出行时携带的物品”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妻子”古义为“妻子和儿女”,今义为“男子的配偶”

C.“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中“卑鄙”古义为“地位低下、见识短浅”,今义为“品行恶劣”

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交通”古义为“运输事业”,今义为“相互连通”

下列句子中,“其”字用作语气副词的一项是()

A.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C.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D.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下列对“平仄”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平声指古代汉语中的上声、去声,仄声指阴平、阳平

B.平声指古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仄声指上声、去声、入声

C.平声发音急促,仄声发音平缓

D.律诗中只要求句末字讲究平仄,中间字无需考虑

下列文言文篇目与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劝学》——荀子B.《鸿门宴》——司马迁

C.《兰亭集序》——王羲之D.《六国论》——苏洵E.《游褒禅山记》——柳宗元

二、填空题(共5题,每空2分,共20分)

汉字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甲骨文、金文、______、隶书、楷书五个主要阶段。

古代汉语中,“四声”指的是平、上、去、______。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中,“夫”是______词,用于句首,起到引出议论的作用。

被动句的常见形式有“于”字句、“为”字句、“为……所……”句和“______”字句。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______、雅、______三部分。

三、翻译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重点实词和虚词的解释):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特殊句式):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翻译下列段落(注意上下文语境):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曹刿论战》)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简述古代汉语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并各举1个例句说明。

简述《左传》的叙事特点。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C解析:A项“刃”“末”为指事字;B项“末”为指事字;D项“上”“下”“本”为指事字,“休”为会意字。象形字是描摹事物形状的字,C项均符合。

B解析:形声字由形旁(表义)和声旁(表音)组

文档评论(0)

151****9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