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微生物检验规范操作指导
一、总则
微生物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本规范旨在指导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流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验过程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并按照标准化的步骤进行。
二、检验前的准备
(一)设备和材料
1.超净工作台:确保工作环境无菌,使用前需进行紫外灯照射消毒30分钟,并开启通风30分钟。
2.高压灭菌锅:用于灭菌培养基和器械,灭菌温度121℃,压力1.05kg/cm2,时间15-20分钟。
3.显微镜:配备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用于观察微生物形态。
4.培养基:常用培养基包括营养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等,需按说明书配置并灭菌。
5.无菌器械:包括接种环、试管、培养皿等,需用75%酒精浸泡消毒后高压灭菌。
(二)样品处理
1.样品采集:使用无菌工具采集样品,避免接触其他表面。
2.样品稀释:将样品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系列稀释,常用稀释梯度为10?1、10?2、10?3等。
3.接种:根据检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如倾注法、涂布法等。
三、检验操作步骤
(一)平板计数法(MPN法)
1.稀释样品:取一定量样品加入无菌生理盐水中,进行系列稀释。
2.接种平板:取适量稀释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熔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匀后静置凝固。
3.计数:培养48小时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计算每克样品的菌落形成单位(CFU/g)。
(二)倾注平板法
1.配置培养基: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加热至熔化状态,冷却至45-50℃。
2.接种样品:取一定量样品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倒入冷却后的培养基,混匀后静置凝固。
3.培养与计数:培养48小时后,计数菌落数,计算CFU/g。
(三)显微镜观察法
1.制片:取少量样品涂布在洁净载玻片上,待干燥后进行染色(如革兰染色)。
2.镜检: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记录菌体大小、颜色等特征。
四、检验结果分析
(一)菌落特征
1.形态:圆形、边缘整齐或不整齐,颜色可为白色、黄色等。
2.大小:一般直径0.5-1.5mm。
3.菌落类型:如光滑型、粗糙型、黏液型等。
(二)显微镜观察结果
1.革兰染色:阳性菌呈紫色,阴性菌呈红色。
2.菌体形态:如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五、注意事项
(一)无菌操作
1.手部消毒:操作前用75%酒精擦拭手部。
2.器械消毒:使用无菌镊子夹取器械,避免触碰非无菌区域。
(二)培养条件
1.温度:常用培养温度为35-37℃。
2.时间:细菌培养时间为24-48小时。
(三)结果记录
1.及时记录检验数据,避免混淆。
2.数据需经复核,确保准确性。
---
**二、检验前的准备**
(一)设备和材料
1.**超净工作台:**
(1)**检查与预热:**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工作台面的照明、风速和紫外灯功能是否正常。开启电源,开启通风系统预热至少30分钟,以去除工作区域内的尘埃粒子。
(2)**清洁消毒:**使用70-75%酒精对工作台面、前挡板、侧挡板及周围环境进行擦拭消毒,确保无可见污渍。关闭紫外灯至少30分钟后方可进入工作区。
(3)**操作规范:**操作时人员应穿着洁净工作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尽量减少工作台内的走动,避免产生过多气流扰动。物品传递应通过专用传递窗或无菌操作孔进行。
2.**高压灭菌锅:**
(1)**装锅与加水:**按照设备说明书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至水槽中。将待灭菌物品(如培养基、器械包)合理放置在灭菌锅内筐,排列松散,留有空隙,避免蒸汽无法流通。
(2)**密封与排气:**关闭锅盖,确保密封圈清洁、完好。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空气排除(排气阀通常先打开,待压力降至零后关闭)。
(3)**灭菌过程:**关闭排气阀,开始加热。达到预定灭菌温度(121℃)和压力(通常为1.05kg/cm2或103kPa)后,保持该状态15-2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物品类型和装载量调整)。
(4)**冷却与开盖:**灭菌结束后,自然冷却或采用强制冷却(如打开排气阀,冷水喷淋锅盖外部),待压力完全降至零后,方可开盖取出物品。
3.**显微镜:**
(1)**清洁镜身与物镜:**使用后用纱布或软布擦拭镜身。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如10x,40x,100x油镜)使用后需用专用擦镜纸蘸取少量乙醇或乙醚(油镜专用)清洁,避免灰尘和油污残留。
(2)**对光调焦:**使用前检查光源亮度,调整聚光器和光圈,转动物镜转换器,选择低倍镜,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
(3)**存放:**使用完毕后,盖上物镜罩,将显微镜放置在干燥、无尘的环境中。
4.**培养基:**
(1)**配置:**严格按照说明书或标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