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回到历史现场单元检测卷(A卷.docx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回到历史现场单元检测卷(A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报告

PAGE

1-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回到历史现场单元检测卷(A卷

一、基础知识

1.1.字词解释与运用

(1)在古汉语中,“然”字具有丰富的含义。它可以表示“这样”、“如此”等,如《阿房宫赋》中的“然而不以为意”,意指虽然如此却并不在意。此外,“然”字还可以用作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如“然而,世事难料”,表达的是尽管如此,但情况并不如所预料。在现代汉语中,“然”字的用法更加灵活,它可以作形容词,如“安然无恙”,表示平安无事;也可以作副词,如“然而”,表示转折或出乎意料。

(2)“矣”字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常用的助词,主要用于句末,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例如,《离骚》中的“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的“兮”和“矣”都是用来结束句子的。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矣”字的运用非常广泛,它不仅起到了句末助词的作用,有时还可以表示感叹或肯定。例如,《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乎”和“矣”都体现了文言文的语气特点。

(3)“之”字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多义词、多功能词。它可以作为代词,如“吾友之病,使我忧心忡忡”,这里的“之”代替了“病”;它可以作为助词,如“孔子之门,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里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它还可以作为介词,如“予所知者,盖十之一二耳”,这里的“之”表示所属关系。在文言文中,“之”字的运用非常灵活,是学习古文时必须掌握的基本词汇之一。

2.2.名著常识

(1)《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自问世以来,其影响力遍及全球。据统计,迄今为止,《红楼梦》已翻译成英、法、德、日、俄等近四十种文字,发行量超过千万册。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其中,贾宝玉的形象深入人心,被誉为“千古奇人”。据专家考证,《红楼梦》共有120回,其中前80回被认为是曹雪芹所著,后40回则由高鹗续写。

(2)《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间的历史画卷。小说以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为背景,通过描绘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战争场面,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豪杰。据统计,《三国演义》共有120回,其中涉及的人物多达数百位。其中,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形象深入人心,而曹操、刘备、诸葛亮等文臣谋士也各具特色。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草船借箭”等故事广为流传,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3)《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的一部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传奇故事。小说共有100回,其中包含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高老庄娶亲”等。据统计,《西游记》已有多种版本,其中以明代刊本最为珍贵。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深入人心。此外,《西游记》中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典故等元素丰富,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值得一提的是,《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已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代表着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

3.3.文化常识

(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于唐宋,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这一制度历经1300多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明史》记载,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会试在乡试之后举行,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科举制度不仅选拔了大量的官员,也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据统计,明清两代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的人数超过2万人。

(2)中国传统节日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超过4000年的历史。据《礼记》记载,春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祖习俗。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中秋节则是中国传统的赏月节日,始于唐代,盛行于宋元明清。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时,人们会举行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活动。端午节则起源于纪念屈原,主要活动包括赛龙舟、吃粽子等。

(3)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被誉为“国粹”。书法起源于商周时期,历经汉魏、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据《中国书法史》记载,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宋代书法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在艺术性和文化内涵上达到了新的高度。明清时期,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如江南派、扬州派等。书法不仅是艺术创作,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二、文言文阅读

1.1.阅读理解

(1)阅读理解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

文档评论(0)

minghui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