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药在小儿湿疹治疗中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全球湿疹发病率高达15-20%,众多儿童饱受其扰。中医治疗湿疹历史悠久,可追溯至2000年前《黄帝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成效显著,有效率提高25-30%。汇报人:墨卷生香
小儿湿疹概述发病率攀升近10年中国城市地区上升36%。高发人群0-3岁婴幼儿占比78.5%。疾病特点慢性复发性,临床表现多样化。西医治疗以对症为主,激素治疗存在副作用问题。
中医对湿疹的认识古籍记载《诸病源候论》首次记载浸淫疮。传统分类奶癣、胎热、湿疮。病因病机湿热蕴蒸、脾胃不和、血热风燥。治疗优势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先天稟赋不足脾胃功能未健全饮食不当乳母忌口不慎外邪侵袭风湿热邪内外合邪郁于肌肤
中医辨证分型辨证分型主要临床表现舌象特点湿热蕴蒸型红斑丘疹,渗液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脾虚湿盛型皮损色淡,反复发作舌淡胖,苔白腻血热风燥型皮肤干燥,瘙痒严重舌红少津,苔薄黄血虚风燥型皮肤干裂,色素沉着舌淡,苔少
湿热蕴蒸型诊疗要点临床特点皮损红赤,渗液明显,伴发热。舌象舌质红,苔黄腻。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止痒。代表方剂萆薢渗湿汤、龙胆泻肝汤。有效率:82.3%(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数据)。
脾虚湿盛型诊疗要点临床特点皮损色淡,反复发作,消化功能差。舌象舌淡胖,苔白腻。治法健脾益气,祛湿止痒。代表方剂参苓白术散、除湿胃苓汤。有效率:77.6%。
血热风燥型诊疗要点68.5%临床痊愈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数据3主要临床特点皮肤干燥,鳞屑多,瘙痒明显2代表方剂消风散、四物消风饮治疗原则以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为主。舌质多见红少津,苔薄黄。
血虚风燥型诊疗要点血虚风燥型湿疹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瘙痒剧烈。治疗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代表方剂为当归饮子、四物汤加减。
中药外治法概述中药湿敷减轻炎症效率提高42%中药浴剂改善瘙痒症状有效率89.7%中药软膏愈合时间缩短33%中药贴敷减少复发率25.6%穴位敷贴提高免疫功能18.3%
中药湿敷与洗浴急性期湿敷方黄柏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适用于渗液明显的湿疹。慢性期洗浴方苦参地肤子白鲜皮当归适用于干燥瘙痒的湿疹。临床疗效多中心研究显示症状改善率达82.6%。水温控制在37-40℃,每次15-20分钟。急性期每天1-2次,慢性期每周2-3次。
中药软膏与贴敷经典制剂青黛软膏、湿毒清软膏在临床应用广泛。现代制剂肤痒颗粒、消风止痒膏具有显著抗炎效果。穴位贴敷足三里、血海、大椎穴位贴敷效果优良。疗程设计急性期2-3次/周,慢性期1-2次/周。
中成药研究进展消风止痒颗粒减少IL-4表达35.6%参芪四味汤提高IFN-γ/IL-4比值28.3%除湿止痒冲剂降低血清IgE水平43.2%四物消风饮改善角质层水分含量25.7%
单味中药研究进展甘草具抗炎作用,抑制TNF-α分泌。黄芩抗过敏,降低组胺释放41.5%。地黄调节免疫,平衡Th1/Th2反应。当归改善微循环,促进皮肤修复。
中药复方作用机理研究调节免疫功能平衡Th1/Th2细胞比例,调节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减少IL-1β、IL-6、TNF-α释放。修复皮肤屏障增加角质层脂质合成,促进屏障修复。
针灸推拿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常用穴位曲池、血海、风市、足三里穴位针刺效果佳。小儿推拿推脾经、清大肠、退六腑、摩腹手法相结合。穴位按摩合谷、内关、三阴交穴位按摩简单易行。临床有效率单用针灸推拿:72.5%;配合中药:86.3%。
小儿饮食调护母乳喂养推荐减少过敏原接触,提供天然免疫保护。母亲饮食禁忌避免辛辣、海鲜、牛奶等易致敏食物。辅食添加原则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一次添加一种。膳食指导推荐薏米、绿豆、冬瓜等清热利湿食材。
生活起居与皮肤护理衣物选择纯棉、宽松、透气材质避免羊毛、化纤织物新衣物须清洗后再穿洗浴方法温水洗浴(37-38℃)减少洗浴频次(2-3次/周)避免碱性皂液环境调控温度控制(20-24℃)湿度保持(50-60%)定期通风换气
临床病例分析一:湿热蕴蒸型患者情况男,8个月,面部、躯干大面积红斑丘疹。辨证湿热蕴蒸,舌红苔黄腻。治疗萆薢渗湿汤加减,外用黄连膏。疗效2周症状显著改善,4周临床痊愈。
临床病例分析二:脾虚湿盛型治疗时间(周)症状评分14个月女婴,反复发作湿疹,皮损色淡。辨证为脾虚湿盛,舌淡胖苔白腻。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内服,穴位贴敷外治。症状改善周期6周,随访6个月未复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优势互补西医治疗速效,中医治疗标本兼顾。中药调节免疫功能,西药控制急性症状。综合治疗方案效果优于单一疗法。临床获益减少激素使用量(平均减少52.7%)缩短治疗周期(平均缩短33.8%)降低复发率(12个月随访复发率降低41.5%)减轻不良反应
中医药防治湿疹的循证医学证据26纳入RCT研究数量系统评价结果(2018年发表)2.53有效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