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初中一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冲刺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而时习之”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学习态度?“人不知而不愠”又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个人修养?
4.这段文字出自《论语》,请结合你的学习或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其中哪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吴广者,阳夏人也。尝为卒,行至大泽乡,为卒所过,置书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又令军中为皆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念鬼,尽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此为受命于神。陈胜乃召令徒属曰:“公等皆曰‘如彼,孰能无怨’!苟富贵,无相忘。”陈胜言辞激切,众皆感奋,乃说之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今诚以吾为将,并力西击秦,公等皆以为豪,宜有可为!”卒皆曰:“敬受命。”乃以吴广为都尉,卒三百人,夜击杀将尉,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又令军中为皆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念鬼,尽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此为受命于神。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辍耕之垄上,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富贵,无相忘,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坛而盟,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胜自为将军,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
(1)苟富贵,无相忘。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陈胜在起义前是如何鼓舞士气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8.陈胜认为起义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9.你认为陈胜“鸿鹄之志”体现了怎样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何意义?
10.这则故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
11.古代文化常识填空。
(1)“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之一,与“悌”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________________篇。
(3)“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出自秦朝,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3)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13.请将下面的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成一个成语或一句话。
一个人即使身处困境,也不应放弃希望,要有不断奋斗、改变命运的勇气。
第三部分写作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试卷答案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一)
1.(1)按时(2)朋友(3)生气,恼怒
*解析思路:第一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时”在“学而时习之”中指按时、按一定时间。“朋”在“有朋自远方来”中指志同道合的人,即朋友。“愠”在“人不知而不愠”中指生气、恼怒的情绪。
(2)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令人愉悦的吗?
(3)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解析思路:第二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时需准确理解字词含义,并使译文语句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