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四川省资阳市资阳市雁江区化学九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VIP

2026届四川省资阳市资阳市雁江区化学九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6届四川省资阳市资阳市雁江区化学九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属于人体必须微量元素的是

A.N B.Zn C.Ca D.C

2.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6.0

14.8

0

0.4

0

反应后质量/g

0

2

7.2

9.2

a

A.表中a的值为2.8

B.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6:11

C.X中一定含碳元素、氧元素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含有二氧化钛(TiO2)的混凝土或沥青可以净化空气,成为治理雾霾的新型材料。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2 C.+4 D.+6

4.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金刚石,水银

B.化合反应:氢气燃烧、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金属元素:镁,氯

D.混合物:食醋、冰水混合物

5.下列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A.室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B.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立即涂抹稀硫酸

C.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处

D.运输硫酸的汽车不慎翻入河中,并产生泄漏,可用生石灰处理河水

6.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石灰石 B.氮气煤

C.冰水混合物液氧 D.铝合金二氧化碳

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

4

待测

6

31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甲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参加反应的乙、丁的质量比为5:7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乙反应后的质量为16g

8.2019年4月16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在火灾现场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质屋顶燃烧 B.消防用水汽化 C.电线拉断 D.拱柱摔碎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D.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10.“龙泉古梅”是明清昆明八景之一。每年冬天,黑龙潭公园里的数万株梅花争相怒放,漫步其中能闻到阵阵清香是因为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2)3个硝酸根离子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某校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完成了有关锌和金属X的兴趣实验。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K1、K2、K3均已关闭。

(1)打开K1,用注射器向I中注入稀硫酸,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打开_____,关闭_____,一段时间后,I中的液体转移到II中,其原因是_____。

(3)依据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若金属X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X一定是铜

B若金属X表面有无色气泡产生,说明X是氢前金属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因外观相似,某同学不慎将一包氯化钠粉末与一包碳酸钠粉末混在了一起。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欲探究这份粉末中各组分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

a.将粉末混合均匀,取10g,加入45.7g水中,充分溶解配制成溶液;

b.向所配溶液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c.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再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测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增重(其它误差忽略不计);

d.绘制氢氧化钠溶液增重(g)与滴加稀盐酸质量(g)的关系曲线如下图。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总量为_____g。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7(选填“”、“”或“=”);计算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精确到0.1%)

14.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方案一:如图1所示

(1)请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6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喜欢看书写字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