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世界500强企业管理案例.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管理学世界500强企业管理案例.pdf

管理营销资源中心 / 创新是把技术变成钱,发明是把钱变成技术。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 “红杏闹春”还是“山雨欲来”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机构素描 1998 年 11 月 5 日,微软公司宣布,微软中国研究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一新闻立即成为中国信息产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其实,这不过是冰山之一角。早在 1995 年,上海贝尔实验室、IBM 中国研究中心就已经在中国成立,从而掀起了以世界 500 强为代 表的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在华 R&D 投资热潮,SUN、宝洁、杜邦、联合利华、诺基亚、爱立 信、摩托罗拉、日立、松下、诺和诺得、罗克威尔等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相继在中国设立研究 机构或实验室,而微软中国研究院和Intel中国研究中心的设立更是将这一热潮推向了顶峰。 瓜熟蒂落 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使这一地区的经济陷入了无底深渊,人们在反思以日本和亚洲 四小龙为典型的东亚经济模式的同时,不禁将目光投向了美国,人们豁然发现:美国经济自 1990 年第四季度起,已经连续 7年保持低通货膨胀、低失业、高经济增长的势头。就在世人 都在研究美国“新经济”之谜的时候,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一番话让人茅塞顿开:这一切都来 源于美国在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方面所做的努力。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ewledge-based economy),简称知识经济,在知识经济下, R&D 作为生产知识和将新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经济活动,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为 了建造知识经济的大厦,使自己在知识社会中更有“底气”,各国政府纷纷提出各种政策,抛 出种种计划,竭力提高本国的 R&D 能力,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也不惜花重金投资于 R&D。据 统计,世界 500 家最大跨国公司每年用于 R&D 的投资支出,占其销售额的比例平均在 10%以 上。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 R&D 国际合作也如火如荼:美国和俄罗斯在空 管理营销资源中心 / 间探索方面开展了最强者之间的合作;德国西门子与日本东芝、美国 IBM联合开发 256 兆位 芯片;日本和美国在 REEL WORLD COMPUTING (RWC)项目中达成协议,允许两国政 府的实验室交换光电技术方面的最新发现;中国政府经过不断努力,终于使欧盟同意将投入 达 150 亿美元的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对中国全面开放;中国和俄罗斯也成立了“中俄高技术 中心”,积极加强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在 R&D 方面的国际合作使 R&D 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这一趋势,加上跨国公司本身经营战略和 R&D投资的全球化,与中国 特定的区位和环境结合,使近年来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 R&D 投资不断升温。中国正成 为跨国公司进行研究与开发投资的一块炙手可热的风水宝地。 跨国公司(主要是世界 500 强企业)在中国市场经过了三个阶段:出口产品、技术许可 和创建合资企业。在前两个阶段,跨国公司在中国的 R&D 投资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投资开始 于合资企业的建立。中外合资企业的建立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在 80 年代并没有显著的增 长,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打消了跨国公司的顾虑,此后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大规模兴办合 资或独资企业,努力实现生产和销售的当地化。此时,一些合资企业内部开始设立技术开发 部门,主要进行产品本地化工作,消化母公司的相关技术。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的增加,在华业务迅速膨胀,跨国公司纷纷要求成立投资性控股 公司,以便对在华企业和业务进行统一管理,中国政府及时满足了这一要求。1994 年 5 月, 日本欧姆龙(中国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