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_学_生_文_化_素_质_健_康_教_育_选_修_课_教_材

大_学_生_文_化_素_质_健_康_教_育_选_修_课_教_材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_学_生_文_化_素_质_健_康_教_育_选_修_课_教_材.doc

大 学 生 文 化 素 质 健 康 教 育 选 修 课 教 材 传 染 病 学 概 论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及寄生虫感染人体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属于感染性疾病(infection disease),感染性疾病不一定都有传染性。由寄生虫(原虫或蠕虫等)感染引起的疾病称为寄生虫病。经性行为将病原体传给对方的传染病称为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 传染病曾给人类造成很大灾难。在旧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缺医少药,贫病交加,民不聊生,致使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流行猖獗,伤寒、痢疾、白喉、血吸寄虫病等广泛流行。新中国成立后,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指引下,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麻疹、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等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病死率显著降低,其中脊髓灰质炎已接近消灭。 在我国虽然传染病不再是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但是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发病率仍然较高。有些已被基本消灭或曾经被控制的传染病有可能再度发生或流行。从全球而言,不断出现新的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等。因此,对传染病的防治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 一、传染病种类 ㈠、法定传染病 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种类较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有37种,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管理。甲类传染病有2种,包括霍乱、鼠疫。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丝虫病、包虫病、麻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以及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㈡、性传播疾病 包括梅毒、淋病、软性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也称腹股沟淋巴肉芽肿)、性病性肉芽肿(也称腹股沟肉芽肿)。近年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白色念珠菌、支原体、人疥螨、阿米巴原虫等至少30多种病原体可经性行为传播引起疾病。 二、传染病流行形势 1996年WHO宣布“处于全球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多种传染病死灰复燃,其中最严重者为结核病、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鼠疫等。新发现的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拉沙热、出血性大肠埃西菌O157:H7感染等逐年增多,其中艾滋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传染病种类多,有的病原感染率高,有的病情危重,有的慢性化突出。人体寄生虫56种,约7亿人受感染,总感染率达60%以上。病毒肝炎、结核病、肾综合征出血热、霍乱、鼠疫、麻疹、白喉及寄生虫病等是新世纪威胁我国的主要传染病。 ㈠、甲类传染病 1.鼠疫 90年代以来发病率明显增加,处于自然周期复发阶段。1980~1994年25个国家报告人间鼠疫18739例,死亡1852例。其中1990~1994年占45%,以非洲、亚洲、美洲发病最多。亚洲以越南、尼泊尔、缅甸、印度和蒙古等国为主。我国主要发生在西北高原与云南等地。 2.霍乱 1817~1923年6次大流行, 我国大小流行100余次。1905年埃及西奈半岛首次分离出埃尔托(El Tor)霍乱弧菌尼发生5次副霍乱小流行,1961年来蔓延至亚洲、非洲及欧洲。1992年印度发现O139霍乱,1993年4~6月波及泰国、巴基斯坦、尼泊尔、英格兰、美国、日本、德国和我国边境地区。近年我国新疆、海南、淅江、广东、湖南等地有O139型霍乱病例和小型暴发流行。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消化道传播为主,生活接触与苍蝇也起重要作用。人群普遍易感,夏秋季发病为主。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 目前认为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危害大的急性肺部炎症。早期临床表现一般相似。“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4.淋病 世界广泛流行,以欧美和非洲各国为甚,美国1983年为20000例。我国发病率居高不下,1998年为229130例,发病率为23.97/10万,比1997年增加23.34%,占国内性传播疾病的第一位。每

文档评论(0)

110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