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知识城——心理学益智故事.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心理学益智故事 徐悲鸿买画 早在解放前,徐悲鸿刚到北平时,便经常去琉璃厂的字画店里浏览,以 搜集古今的优秀字画。遇上他所喜爱的,就会情不自禁地说: “这是一张好 画!” “这是难得的精品!”等等,直说得站在旁边的画商眉开眼笑,本来 没有打算要高价的,现在却向徐悲鸿提出了高价。而徐悲鸿一旦看中,便不 再计较价钱。有时为了买画,家中的钱又不够,他就再添上自己的画。 徐悲鸿当时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他自己的生活过得十分俭朴,连双皮 鞋都要到旧货摊上去买,他的妻子廖静文有时埋怨他说: “你何必在画商面前表示你那样喜爱这张画呢?你不会冷静一些吗?你 总是让人家看出你非买不可,结果你原可以少出一些钱就能买到的画,也被 人家要了高价。” 徐悲鸿温和地点头笑了,承认她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下一次再遇到画 商送来好画时,他还是情不自禁地赞不绝口。 徐悲鸿为什么买画时赞画?这除了他诚实、公正、无欺的道德品质以外, 还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那就是 “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们交际的手 段,但同时又是人在思维时的工具,语言是有确定意义的心理现象。徐悲鸿 终生不知疲倦地收集我国古代传统绘画,使它们能得到自己的研究、整理和 保护。当一幅好画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激动、他兴奋、他赞赏。假如, 他对一幅真正的好画能装出无动于衷的样子,那他就不是画家徐悲鸿了。 临时教练 1959年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我国选手容国团获得了男子单打决 赛权,他的对手是匈牙利老将西多。 俗话说: “冤家路窄。”当时在世界上所有的乒乓球运动员中,容国团 最发憷的就是这位西多。以往两人曾数次交手,容国团一次也没赢过,就在 前些天的团体赛上,容国团又以O∶2败给了他。所以,还没等上阵,容国团 就先怯了三分。 以这种心理状态登场,肯定凶多吉少。面对这种情况,乒乓球队的领导 果断地决定:容国团进行决赛时,由运动员杨瑞华当场外指导 (当时乒乓球 队的教练是傅其芳)。原来,杨瑞华和容国团相反,和西多的几次对阵从来 未输过。就在前几天的团体赛上,又刚刚以2∶0战胜了西多。所以,有杨瑞 华在场外一坐,容国团的心里就踏实多了。 比赛形势果然如我方所料,西多虽然胜了第一局,但中间休息换场地时, 他突然发现向容国团面授机宜的不是傅其芳,而是自己的克星杨瑞华时,心 里顿时发了毛。自己的教练说了些什么,他一概没听进去,眼睛紧紧地盯着 杨瑞华,看他对容国团做什么手势……。 两人再次上阵,形势急转直下,西多忧心忡忡,乱了阵脚;而容国团则 士气大振,越打越勇,终于连胜3局,以3∶1战胜了西多,为祖国夺得了第 一个世界冠军。 这场决赛与其说是一场实力战,不如说是一场心理战。中国队抓住了西 多对杨瑞华的恐惧心理,对他展开了心理攻势。那么,西多的对手是容国团, 不是杨瑞华,他为什么会在比赛中心理失衡,情绪不稳呢?这就是“潜意识” 在作怪。西多屡次败于杨瑞华,对杨本能地有一种否定性的情绪体验。这种 实际上起作用的刺激,在他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也控制不住的时候 就使他产生了恐惧心理。 摄影师的本事 有个13口人的大家庭,来到一家照相馆,要照一张 “全家福。” 摄影师给13口人按长幼男女顺序排好了位置,等要照时却发现他们都板 着脸。摄影师要求他们笑一笑,但是这家人似乎不会笑,勉强笑出来比哭还 难看。摄影师说一句常用的笑话,但也无济于事,这家人看来有些紧张。 摄影师看着一位约 6岁的小男孩站在一位老太太的身边,于是有了主 意。他对那位小男孩说: “你能不能再靠近你妈那边一点儿?” 小男孩马上嚷道: “她不是我妈,她是我奶奶!”话一出口,他们13 口人全笑了,摄影师立刻摁下了快门,他拍出了一张很好的 “全家福”。 人们在出乎意外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感状态,心理学上叫做 “应 激”。这 13口之家照相的紧张表现就是一种应激状态。摄影师的本事就在 于随机应变,创造一个自然情境,使这家人摆脱心理紧张,放松神经,松弛 表情,就在大家笑得自然时,摄下一张成功的照片。 考试 某电影制片厂要在两位考生中通过考试选取一名见习演员。工作人员告 诉他们: “一进这个房间,我们的考试就开始了。

文档评论(0)

山丹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