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豪:“饿了么”学生团队创业记.doc

张旭豪:“饿了么”学生团队创业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中国人嘴里,“吃了么?”这既是个问题,也是种问候。 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学生的嘴里,“饿了么?”既是个问题,更是种提议。它的意思是:上网叫一份外卖吧。 作为新型的一门式订餐平台,以大学校园为根据地的“饿了么”创业团队,最近得到远自美国硅谷的一笔百万美金风险投资。再过两三个月,随着团队领头人张旭豪研究生毕业,他们的业务范围将拓展到沪西南几大高校片区乃至周边办公区。 饿着肚子一夜长谈出的创业梦 大约3年前的一天,在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宿舍间,张旭豪等几个室友打电脑游戏,玩到午夜12点。饿了。 打电话叫外卖,送份宵夜吧。谁知电话要么打不通,要么没人接。大家又抱怨又无奈,饿着肚子聊起来。“这外卖为什么不能晚上送呢?”“晚上生意少,赚不到钱,何苦。”“倒不如我们自己去取。”“干脆我们包个外卖吧。” 没想到聊着聊着,创业兴趣被聊了出来。这几个研一的硕士生开始讨论和设计自己的外卖模式,这一聊就聊到了凌晨四五点。 当天他们便正式行动。先是“市场调研”———暗访一家家饭店,在店门口记录店家一天能接多少外卖电话、送多少份餐。随后,他们毛遂自荐,从校园周边饭店做起,承揽订餐送餐业务。在宿舍里设一门热线电话,两个人当接线员、调度员,并外聘十来个送餐员。只要学生打进电话,便可一次获知几家饭店的菜单,完成订单。接着,送餐员去饭店取餐,再送到寝室收钱。 几个月下来,大大小小17家饭店外包给张旭豪做外卖。他们专门花了几万块钱,印制了“饿了么”外送册,不仅囊括各店菜单,还拉来了汽车美容等周边商家广告,结果基本收回制作成本。整整1万本外送册覆盖到了每个寝室,“饿了么”在校内出了名。 每天从午间干到午夜,要接150—200份单子,每单抽成15%。忙的时候,张旭豪也在校区内跑腿送饭,连叹“不休学还创不了业”。 曾因乱“发单”被封电子账户 这种模式真是苦活,团队里有两人选择退出,张旭豪不得不思变。他准备取消热线电话,取消代店外送,让顾客与店家在网上自助下单接单。 网络并非他们专长,张旭豪在校园网上发帖,招来软件学院的叶峰入伙。他们没有照搬或修改其它网站的架构,而是编制和开发新的架构。足足花了半年开发出的网络平台可按需实现个性化功能,比如顾客输入所在地址,平台便自动测算周边饭店的地理信息、外送范围,给出饭店列表和可选菜单;而在平台那头,饭店实时接到网络点单,可直接打印订单及外送地址。 在网址注册上,他们也不用“www.”和“.com”,掐头去尾只用了简简单单的“ele.me”。大约两年前,“饿了么”网站上线了。 为了打广告,他们又设计了一道程序。 一夜间,以校园BBS“站内信”的形式,自动向BBS学生用户发送了3万多份“电子传单”。结果被BBS站长发现,全站屏蔽了与“饿了么”相关的全部内容,甚至无法输入这些字符。张旭豪一气之下找校长室投诉。虽然结果还是站内处罚、账户被封一年,但同时得到的广告效果则是,几乎全校学生都听说了“ele.me”。 上网初始,加盟店就达到了30家左右,每天订单量达500—600单,且每月以60%至70%的速度增加。校方推荐和鼓励他们不断参加创业大赛、申请创业基金,团队先后获得至少45万元资助和奖励。 外校外区逐一“扫街” 交大闵行校区已被“打”下,“饿了么”开始向外突破。首先便是同一条东川路上的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正巧此时,华东师大国贸专业的闵婕慕名而来,成为“饿了么”团队第一个外校生,也是第一个女生。她被聘为高校市场负责人。 吸引学生可以靠线上、线下的广告,吸引更多饭店加盟就得靠“扫街”了。“饿了么”通常两人一组,沿街进店推销。一拍即合的当然是少数,更多店家都是将信将疑———“凭什么我在你网上开个页面、放份菜单,你就要抽8%?” 张旭豪的策略是“谈,不断谈,谈到老板不想跟你再谈,就谈成了”。最忙时,他们每天“扫”100家饭店,其中最难谈的饭店就天天回访,“谈”了40多个回合才拿下。 如法炮制,“饿了么”不仅攻下华师大,连附近的紫竹科学园区也被纳入其“势力范围”,顾客群从大学生拓展到企业白领。目前,以交大周边地区为主,“饿了么”平台注册会员超过2万人,日均订单3000份,年交易额达千万元量级。 最近,张旭豪又在网上找到曾经拥有同样梦想的人———陈强。这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也曾在校开办“QQorder”订餐网站,但撑了3年,终于团队告吹。张旭豪请陈强出山担任“饿了么”首席运营官。就这样,拥有7所高校的松江大学园区也将成为“饿了么”的地盘。而张旭豪电脑里的定制地图上,沪东北、沪东南的所有大学及市中心的办公区写字楼都被标上了红点,甚至还有杭州、北京…… 其实,“饿了么”有个奇怪的公司名字:拉扎斯。张旭豪说,这是梵文“激情”的音译。作为一个26岁的上海青年,他有着与脸谱网站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一样的年龄和英文名。他虽已早早成婚,却租了闵行市郊一幢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