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 本讲要点 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 心理危机的概念与分类 危机事件及其对心理的影响 心理危机的识别 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 第一部分 青年自杀流行状况 自杀的流行情况 自杀是全世界性的一种社会流行病,是人类的主要死因之一,在年轻人中尤为突出。 WHO报告,每年全世界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这个数目为暴力死亡人数的两倍。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身亡。 估计每年还有2000-5000万人有非致命性的自杀未遂。 中国自杀每年约28.6万人。 自杀的流行情况 从年龄上看,15岁~25岁之间的青少年的自杀率呈上升趋势。5-14岁男女的自杀率为0.5-0.9/10万。 15-24岁女性和男性的自杀率分别为12/10万和14.2/10万。据估计青少年自杀人数占总自杀人数的50%,自杀已经成为青少年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 近年某省大学生自杀人数的分布 大学生的自杀率是高,还是低? 华中师大教育心理学系刘华山教授对国内四个大的省市的16所知名高校进行的调研显示,国内大学生自杀率大约在2-4/10万之间,远远低于23/10万的自杀率,也低于同龄人的15/10万的自杀率。因此,我们不要没有根据地说:“大学生是自杀的高发人群。”这是因为新闻报道过度关注高学历人群自杀所造成的错觉。 但我国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多,一位大学生的轻生会给家庭带来难以承受和难以弥补的痛苦。 大学生自杀方式的分析 大学生自杀原因的分析 大学生自杀原因的比例分析 各类自杀学生的比例示意图 第二部分 危机事件与应激心理概念 一、什么是应激和危机事件 应激事件:凡引起个体高度紧张的事件都叫应激事件。不论事件的内容如何,令人高兴的或沮丧的,鼓舞的或打击的,都可以成为应激事件。 创伤性危机事件:当事件是灾难性的或负性的,而且对人的心理具有相当大的冲击性时就可以称之为危机事件,如地震、洪水等。 恐怖事件和战后的精神障碍 美国在2001年“9.11”事件后,约有4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约有24%的人出现较严重的焦虑,7%的人去寻求精神科的帮助。 美国在海湾战争后有数千人患有“海湾战争综合症”。美国出兵伊拉克时就派遣了200名心理医生。2008年调查,从伊拉克及阿富汗前线返回的30万美军士兵遭心理疾病困扰,创伤综合症和抑郁症居多;自杀成为美军第四大死因。 “非典”期间的群体恐惧心理 今年初中国出现“非典型肺炎”流行后,社会上一度出现了“恐典症”以及相伴随的抢购“板蓝根”、食用白醋和大米,继而一些地区出现停课、封校、工厂、商店关门的现象,一时间商业、交通、航空、旅游、娱乐、餐饮等行业顾客急剧减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我国有关资料显示,每年有近2 亿人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者仅为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日本的十分之一。 二、应激或危机事件的种类 正性的应激事件:如职务突然被提升、买彩票中巨奖、突然宣布的结婚、意外高考的成绩、其他意外的收获等。 负性的应激事件:如突然被撤职查办、重大的损失、失去亲人、被诊断患有致死性或致残性疾病、车祸等突然发生的伤残、高考失败、离婚、发现配偶不忠、被人强暴、抢劫、家庭暴力、火灾、洪水、地震、恐怖、公共卫生事件事件。 二、应激或危机事件的分类 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特点,可将应激事件分为突发性的、慢性的和特定时期的(如周年)应激几类。 按照事件与当事人的关系,应激创伤既可能是个人亲身经历的事件,也可以是经由电视媒体、报纸和杂志文章、市井谣传等途径所接受的间接经验。 按照应激事件的数量:可分为单个的和多个叠加的应激。 组织经常面临的危机类型 四、个人心理危机的分类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持久性心因性反应 适应性障碍(大学新生常见) 2008年四川地震后自杀的官员 10月3日,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在暂住地自杀身亡。董玉飞是北川灾后首例轻生的政府官员。 10月16日,乐山市夹江县政协委员、当地佳美植物油有限公司董事长从县政府办公楼7楼跳下,当场身亡。谢的自杀可能与近期植物油期货价格暴跌有关。 ?11月20日绵阳市政府办人事教育处处长何宗华从15楼上一跃而下。何宗华患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何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往。 第三部分 危机中的应激机制与症状 个人在危机中的心理变化 群体在危机中的心理变化的规律 危机事件对心理的影响 危机中的临床症状 一、公共危机事件的影响 二、危机事件为何会引发恐慌: ——以SARS为例 恐慌的原因 传染性极强 发病迅速 病原不明 传播途径不清(初期) 诊断无特异 治疗措施与疗效不确切 流行信息不明 社会心理机制 社会影响过程 谣言现象 恐慌心理 疑病心理 从众心理 二、危机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