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说.doc

马说    教学目的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要求    1·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    3·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重点    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1·难句译注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世上、世间。    然后,这以后。    世上有了伯乐,这以后 (才)有千里马。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这、这种。    也:语气助词,在这里表示语气的舒缓停顿,可译为啊。    虽:即使。    能:能力,本领。    才美:才能美质,指马的能力和长处。    外见:表现在外面。    常马:普通的马。    安:怎么,哪里。    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这样的马啊,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因为吃不饱,力气就不充足,(因而)出众的本领也就不能显露出来。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    (跑)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2·《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分析: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是本文的论点。提出论点后即举社会上“伯乐不常有”以致千里马常遭埋没的客观现实,以证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接着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使用不当。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论点。    本文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作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    课时安排    第1课时: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    第2、3课时:翻译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介绍作者        韩愈 (768~824)字退之,南阳 (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    (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四、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五、通读课文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讨论:     ① 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明确:比喻人才。     ② 伯乐指的是什么?   明确:比喻识人才的人。     ③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六、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1段     1·朗读课文第l段。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相马    祗   骈死   槽枥     3·教师补充讲解词义:        伯乐善于相马的“相”字怎么解释?        明确:察看,仔细地看。       “ 相马”就是仔细审视、察验马的优劣。        骈,并。 骈死,并死,成双成对地死、一个接着一个地死。       

文档评论(0)

司宇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