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总体规划p2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总体规划 一、规划背景 伴随经济全球化,新一轮城市竞争演变为全球科技枢纽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的竞争。国内城市纷纷整合自身资源,转变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海东滩、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等一批新城应蕴而生。 青岛处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边缘,面临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圈的南北夹击。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深圳、上海、苏州等城市相比,已形成明显差距,与大连等城市的领先优势逐步减弱。 面对当前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趋势,为尽快进入国家战略视野,融入全球产业版图,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确定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城市发展战略,利用胶州湾北部盐田改造建设高新区,促进城市空间拓展、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拉开城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序幕。 二、规划范围、依据及原则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以盐田改造为基础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约63.44 平方公里。考虑到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将周边部分用地一并纳入,进行控制与引导。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1月1日起实施)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4 月1 日起实施) 3、《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4、《胶州湾及临近海岸带功能区划》(2004 年) 5、《青岛市滨海城市组团—红岛组团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006 年) 6、《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 2003 年) 7、《青岛市胶州湾北部新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城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2008 年) 8、青岛市近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文件 (三)规划指导思想 1、高标准、高起点建设 从全球战略角度出发,以世界先进水平为标准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使青岛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研发基地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我国科技开发力量与国际高新技术前沿的接轨区,成为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的密集区。 2、统一领导、统筹规划 规划建设胶州湾北部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关系到青岛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必须坚持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按照国家级重点园区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态新城要求进行规划建设,逐步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为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造坚实基础。 3、功能合理、产业衔接 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要高度重视各产业园区的功能合理布局和产业链的科学衔接,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避免各园区间功能重复和产业趋同,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城。 4、梯次开发、分片管理 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各片区的实际情况,分片管理;要以项目引进为龙头,梯次开发,务求实效;避免不顾客观条件,一哄而起,遍地开花。 5、多方参与、利益共享 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要调动市、区、街道办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积极性,制定和执行统一的宏观指导性政策,切实发挥利益机制的作用。 6、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需要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形成新型的科技创新环境,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促进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 (四)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环境是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开发的“双刃剑”,海洋、陆地交汇的优美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区域开发的热点地区,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也成为区域开发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为确保高水平、高价值的开发新城区,在综合衡量区域开发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时候,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将生态效益的评价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开发利益的一种开发模式,胶州湾是胶州湾人子孙后代生存的依托,当代人一定要保护胶州湾优美的生态环境、并将其建设得更为美好,作为宝贵的资源留给子孙后代。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是胶州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己任,从而实现整个胶州湾的可持续发展。 3、跨越式发展原则 新城区所处的盐田地区开发的后发优势相当突出,因循守旧、循序渐进、粗放蔓延等低水平的开发模式获取的只可能是短期效益,长远来说是一种破坏性、甚至毁灭性的开发,更不可能高水平的发挥环胶州湾地区的综合开发价值。面对区域发展的良好机遇,针对区域发展的现状问题,必须站在更高层次上选择发展战略和开发模式,以跨越式发展为原则,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的超常规跨越发展。 4、产业选择动态比较优势原则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培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区域发展要求的产业集群,形成合理完善的产业结构,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新城区应扩大对外开放,采用产业选择动态比较优势原则,集中力量发展本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构筑具有竞争力的区

文档评论(0)

I LOVE 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