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智慧与管理者培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家哲学智慧与管理者培训.ppt

2、“死生存亡之一体” 庄子全面地继承与发挥了老子的“出生入死”的生命观,从气学的新视角为构建潇洒人生提供了更加深刻的哲学理论。  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大宗师》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 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 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 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 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 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3、生死寿夭如昼夜交替 庄子根据“死生存亡之一体”的生死观,认为人的生死寿夭如昼夜交替一样,完全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 也。          《庄子?大宗师》   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忽然无异骐骥之驰过隙也。          《庄子?盗跖》 4、以死为归 庄子根据道家“死生存亡之一体”的生死观,进一步提出了“以死为息”、“以死为归”的思想。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庄子?刻意》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 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庄子?大宗师》   5 、以死为乐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 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 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 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 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 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 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庄子?齐物论》 道家通过各种寓言形象地论述了“以死为乐”的观点。  (1)庄子妻死。  (2)庄子见髑髅 。  (3)弟子为庄子葬。 道家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平静地走向死亡,在死亡面前,他们是何等洒脱!何等逍遥!这是一种经过道家理性净化了的人生境界。 四、“上德若谷”与“宽宏大度” 企业家和管理者要通过的第四道关是“气度关”。 企业家要想“潇洒走一回”,具有“上德若谷”的品德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  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1、道乃空虚不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老子》四章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老子》四十五章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老子》五章 既然道体是空虚不实的,那么体道的圣人也应当“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十六章 ) 2、待人接物要“无弃” 正因为圣人具有“上德若谷”的品德,所以老子在待人接物上采取“无弃”的态度。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 物,故无弃物。        《老子》二十七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 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 信。       《老子》四十九章 见人之善,则对人称扬不已;闻 人之过,则绝口不对人言。         明?杨继盛 人之胜似你,则敬重之,不可有 傲忌之心。人之不如你,则谦待 之,不可有轻贱之意。   《父椒山谕应尾应箕两儿》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清?金缨 3 、用人应不拘小节 企业家和管理者在用人上应根据“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原则,不要过于计较他人的缺点和不足。 自古及今,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 夫夏代后氏之璜,不能无瑕; 明月之珠,不能无秽;然天下宝之 者,不以小恶妨大美;今志人之所短, 忘人之所长,而欲求贤于天下,即难 矣。           《上义》 明代思想家刘伯温《郁离子?捕鼠》一文中的故事。 世界著名企业IBM公司在用人上奉行的原则:不承认自己有缺点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君子攻人,不尽其过,须含 蓄以养人之愧惧,令其自新 《呻吟语?伦理》 4、“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三十三章 败莫败于不自知      《吕氏春秋》 洼则盈   《老子》二十二章 松下幸之助的“70分的人”原理 5、“抱怨以德” 正因为圣人具有“上德若谷”的胸怀,所以在恩怨问题上,老子主张“抱怨以德”(《老子》六十三章) 人有恩于吾,则终身不忘;人有 仇于吾,则即时丢过。……人有向 你说,某人感你之恩,则云他有恩 于吾,吾无恩于他;则感恩者闻之, 其感益深;有人向你说,某人恼你 谤你,则云彼与吾平日最相好, 岂有恼我谤我之理,则恼吾者闻之, 其怨即解。(明?杨继盛《父椒山 谕应尾应箕两儿》) 能容小人,是大人。 一念容忍,不但是无量德器, 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

文档评论(0)

各行业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