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制度[中国文化概论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欢迎选修《中国文化概论》 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分科取士 选人制度 教育制度 科举制度 官职制度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 进士科 一、科举之前的选人制度 (一)春秋战国以前 世卿世禄制 (二)春秋战国时期 客卿制 (三)汉代 察举制 征辟制 1、察举 公卿 列侯 太守 策问 对策 察举科目:贤良方正 秀才 孝廉 明经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征辟 任子制 两千石 郎官 (四)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科举制打破了魏晋以来以门第高低作为取人标准的腐朽制度,打破了由豪门士族把持国家政权的政治局面,为广大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进身的机会,并由此扩大了中小地主阶级的政治力量,使之成为封建国家的政治基础。 二、唐代科举 (一)科目 制科 常科: 秀才 明经 进士 明字 明法 明算 1、秀才科 方略策 2、进士科 时务策 贴经 诗、赋 赋得 3、明经科 贴经 口试大义 时务策 三十老明经 , 五十少进士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二)考生来源 生徒 乡贡 国子监:国子学 太学 四门学 书学 律学 算学 弘文馆 崇文馆 乡贡 (三)考试 省试 吏部考功员外郎 礼部侍郎 礼部试 登科 及第 登第 擢第 进士第 吏部试:身、言、书、判 县尉 校书郎 制科 行卷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门荫 三、宋代科举 (一)主考官由皇帝任命 (二)建立殿试制度 天子门生 三甲 赐进士及第 赐进士出身 赐同进士出身 北宋:榜首 榜眼 南宋:状元 榜眼 探花 (三)制度完备 弥封 誊录 四、明清科举 科举必由学校 八股取士 (一)学校 国子监 监生 举监、贡生、纳贡、例监 县学教谕 县学、府学 生员 诸生 秀才 博士弟子 廪生 增生 附生 童试 童生 进学 县试 府试 道试(院试) 学道 ? (二)八股文 时文 制义 举业 破题 承题 起讲 提比 虚比 中比 后比 大比 代圣人立言 徐大椿: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破题,两句承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三)考试程序 乡试 秋闱 贡院 举人 孝廉 会试 贡士 殿试 进士 三元 翰林院 朝考 庶吉士 六部主事 知县 南北分卷 * * *

文档评论(0)

co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