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雷达高清超速道路智能监测记录系统设计方案.doc
雷达高清超速道路智能监测记录系统设计方案
介
绍
目 录
1、概 述 1
1.1超速系统概述 1
1.2.用户需求分析(略) 1
1.3系统选型 2
2、设计依据 3
3、设计原则 4
4、系统技术方案 5
4.1 系统组成 5
4.1.1 系统拓扑结构 5
4.1.2前端监测点监测单元组成 7
4.1.3传输单元组成 7
4.1.4中心管理单元组成 8
4.2 系统工作原理 9
4.2.1系统工作流程 9
4.2.2雷达测速原理 10
4.2.3车流量统计原理 11
4.3系统功能和特点 11
4.3.1系统功能 11
4.3.2系统特点 14
4.4 系统性能参数 16
4.5 工程设计要点说明 18
4.5.1 前端设备设计要点 18
4.5.2 传输单元设计要点 18
4.5.3 数据中心管理单元设计要点 19
4.5.4系统防雷设计 19
4.6数据中心管理软件JL-2000 20
4.6.1软件简介 20
4.6.2系统工作流程 21
4.6.3软件功能 22
5、工程实现方式 24
5.1 工控主机安装方式 24
5.2 立杆方式 24
5.3 道路治安监控功能实现方式 25
6、施工工艺要点说明 26
6.1 路口立杆的安装和避雷 26
6.2 路口机箱及摄像机防护罩的安装 26
6.3 地下管道埋设 27
6.4 沙井施工 27
6.5 布线施工说明 28
6.6 摄像机电源 28
7、主要设备功能及技术参数 29
7.1测速雷达 29
7.2高清摄像机 30
7.3补光灯 31
7.4工控主机 32
7.5单项高精度全自动交流稳压器 33
7.6视频防雷器 34
7.7网络防雷器 35
7.8电源防雷器 36
7.9线缆 37
8、公司资质证明文件及获奖证书(暂略) 38
1、概 述
1.1超速系统概述
当前,因机动车辆超速引发交通事故由于车速快,司机对路面情况、前方车辆、行人等各种情况的反应时间短,同时由于车速快而导致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制动距离,轻者造成追尾,车辆受到损坏;重者导致人身伤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重大损失和痛苦。据统计,交通事故中有0%以上是由于超速而引起的。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建设一套,及时发现超速,并对进行批评、教育经济处罚是减少超速违法行为、维护道路安全的重要。根据接收反射波的频移量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
1.3系统选型
根据用户要求,本项目采用广州莱安智能化系统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雷达+高清超速道路智能监测记录系统。
该系统具有技术先进、功能丰富、性能优秀,模块化设计、可维护性及可扩展性良好的优点,可以充分满足用户的高端需求。
2、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J 074-2003)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367-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
《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497-200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19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 第四部分 机动车辆类型代码》GA 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A 36
《道路交通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
《电视接收机确保与电缆分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12323-90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交通电视监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A/T514-2004
《无屏蔽双绞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EIA/TIATSB67
3、设计原则
实用性原则
方案设计在满足用户对道路超速监测记录系统的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充分考虑系统的实用性,使系统功能尽可能地完善并得到充分利用。
可靠性原则
系统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及调试等环节都将严格贯彻质量条例,完全满足系统的招标要求,符合国家及行业的有关标准,确保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可靠安全地运行。
先进性原则
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方面,在考虑系统的实用性前提下,尽量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图像处理与数字通讯技术,确保系统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开放性原则
为了便于用户的使用,系统将公开各种通讯协议接口。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以上各个原则的基础之上,同时应考虑系统建设的经济成本,力争提高系统的性价比。
易用性原则
系统操作简便、人机界面友好,易于维护。
安全性原则
系统具有防计算机病毒的能力、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有可靠的防雷电保障;同时还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