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 定 县 雷 家 桥 煤 矿 技 改 工 程 组 织 施 工 方 案 编 制:黄永福 矿 长:纪德贤 生产矿长:曹 和 安全矿长:白文作 普定县雷家桥煤矿 2010年12月8日 目 录 第一章 井田概况···········1 第一节 地理概况···········1 第二节 水文地质概况·········1 第二章 工程概况···········4 第一节 矿井设计···········4 第二节 土建工程···········7 第三节 井巷工程···········9 第四节 安装工程···········10 第三章 施工方案···········11 第一节 施工准备及前期工程····· 11 第二节 施工方案的确定········12 第四章 施工组织措施········13 第一节 施工管理机构设置········13 劳动组织及安排·······14 第五章 施工质量管理·········15 第一节 质量标准···········15 第二节 质量保证措施 ··········15 第三节 文明生产···········16 第六章 施工计划安排··········16 第一节 施工计划···········16 第二节 保证施工进度的措施·······17 施工安全管理····· ···17 第一节 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17 第二节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7 第三节 矿井各类事故的处理措施·····23 第一井田概况 荣昌县广顺镇 地理概况 普定县雷家桥煤矿(简称:雷家桥煤矿,下同)位于普定县北西方向,行政区隶属普定鸡场乡纳里村,矿井扩界扩能后矿区范围地理坐标为: 东经:107°38′07″~107°38′50″; 北纬:26°23′36″~26°24′21″。 矿井中心点(主斜井井口)直角坐标: X=2920705;YZ=+1346m。 矿区直距普定县15km,矿区至安顺电厂46km,距安顺火车站55 km。普定县至织金县公路从矿区东侧通过,矿区有简易公路(3km)经鸡场乡与普织公路相接(10km),周围有多条乡村公路相通, 矿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交通较方便(见插图一:矿井交通位置图)。 况 1、地表水 矿区内发育小坡上、小田两条小冲沟,各集水线呈羽状展布;小冲沟水动态变化大,季节性变化较显著。雨季矿井涌水量明显增大,但有滞后特点,本矿一般降雨后2-4日矿井涌水量有明显增加,增加的幅度和降雨强度和时间有关,地下水受地表降雨及溪流的影响明显。 2、地下水类型及含、隔水层 (1) 地下水类型 矿区内分布有碳酸盐类岩石,主要为富水性中等的碳酸盐类溶隙水;次为富水性较弱的上二叠统龙谭组裂隙水;至于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岩类的孔隙水,由于岩层分布零星、厚度薄,无大的水文地质意义。 (2) 含水层 根据矿区含煤地层岩性组合,自上而下对矿区地层含水性简述如下: 第四系松散物(Q)—弱含水层 以坡积、冲积、残积物为主,分布于沟谷及缓坡平台之上,主要为风化的粘土、亚粘土、砂土及碎石等,仅含微弱孔隙潜水。总体上该层为孔隙弱含水层。 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中等含水层 为灰、灰白色薄至中厚层隐晶质灰岩夹鲕状及角砾状灰岩、泥灰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及杂色页岩和砂质页岩,分布在矿区北西地区。中、下部地层灰岩遭受风化作用和岩溶作用较强烈,岩溶裂隙发育,含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为中等含水层。上部及底部富水性弱,为相对隔水层,出露矿区西北及东北地区。 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2c+d)—中等含水层 岩性以燧石灰岩、灰岩为主,上部为砂质泥岩及灰岩透镜体,全组厚约30~35m,岩溶裂隙发育,含较丰富的岩溶裂隙水,但出露于矿区西部,出露面积小,为中等含水层。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 —弱含水层 地层出露于整个矿区,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石灰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等为主,夹数层煤层。该组平均厚度约350m。龙潭组以碎屑岩为主,岩石含泥质成分多,抗风化能力弱,露头区有较厚的强~中风化带,易渗入大量大气降水,含浅层风化裂隙潜水,越往深部,岩石裂隙发育程度减弱,岩石含水性相应降低,仅含微弱基岩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为相对隔水层,富水性弱。在龙潭组地层中共发现4处泉井,流量2.5 m3/h~5.0m3/h。

文档评论(0)

追风少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