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_专题评估3_文言文阅读(传记)(详细解析).doc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_专题评估3_文言文阅读(传记)(详细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_专题评估3_文言文阅读(传记)(详细解析).doc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 专题评估三 文言文阅读(传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宋微子世家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纣即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阢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我祖遂陈于上,纣沈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殷既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皆有罪辜,乃无维获,小民乃并兴,相为敌仇。今殷其典丧!若涉水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曰:“太师、少师,我其发出往?吾家保于丧?今女无故告予,颠跻,如之何其?”太师若曰:“王子,天笃下灾亡殷国,乃毋畏畏,不用老长。今殷民乃陋淫神祇之祀。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遂亡。 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详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则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于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太史公曰: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春秋》讥宋之乱自宣公废太子而立弟,国以不宁者十世。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褒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 (《史记·宋微子世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纣即立,不明,淫乱于政 不明:不明白,不懂得。 B.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 自决:自己决断。 C.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 信:相信。 D.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 造:建造。 答案:B 解析:A.不明:不圣明,黑暗。C.信:果真,确实。D.造:到,来到。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部表现商纣王“不明”的一项是(  ) ①纣沈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 ②殷既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皆有罪辜,乃无维获 ③小民乃并兴,相为敌仇小民乃并兴,相为敌仇 ④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来源:学科网] ⑤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⑥宋之乱自宣公废太子而立弟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①④⑤ 答案:D 解析:②③是说纣王因“不明”而造成的后果,⑥的行为说的不是纣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子向纣王多次进谏无果,估计纣王至死也不能清醒,打算一死了之,或离开纣王,最后果断地下决心离开了殷朝。 B.太师对商纣王的昏庸也很痛心,认为这是天帝降临灾祸灭亡殷朝,殷纣上不畏天、下不畏民,又不采纳长者老者的意见,殷朝臣民还竟违背和诬秽神祇意旨。 C.微子、箕子和比干都是纣王的亲属,但都因忠诚耿直落得惨痛的结局,一个被迫离开殷朝,一个假装疯癫作了奴隶,一个被杀死后剖腹挖心。 D.孔子认为微子、箕子和比干都是仁者。司马迁则借此强调仁义之举在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答案:A 解析:微子自己无法决断,先去向太师、少师询问,然后才离开殷朝。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子,天笃下灾亡殷国,乃毋畏畏,不用老长。 (2)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3)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 答案:(1)王子啊,天帝降临灾祸灭亡殷朝,殷纣上不畏天、下不畏民,又不采纳长者老者的意见。(重点词语:“笃”“下灾”“畏畏”等)(2)并隐居弹琴聊以自慰,所以人们传颂他的曲子为《箕子操》。(重点词语:“隐”“鼓”“传”等)(3)所以追述契、汤、高宗时代殷朝兴盛的原因,写了《商颂》。(重点词语:“追道”“所以”“兴”等) 参考译文:微子开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帝纣庶出的哥哥。商纣即位后,统治黑暗,不务国政,淫佚奢侈,微子多次进谏,纣都不听。等到祖伊因周西伯昌修行德政,灭亡(黎)国后,担忧灾祸降落殷朝,便又来奉告纣王。纣王却说:“我生有命,难道不是在天吗?这能把我怎么样呢?”于是微子估计纣王至死也不能清醒,打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