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主讲教师 吴素香 教育学院社科系副主任、副教授 历史在诉说—— 面对历史,我们不能说什么。可是,除去了历史,我们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西方的“马克思热” (1)1999年底,时逢世纪之交和千年之交,英国相继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国际互联网上进行“千年伟人”评选活动,投票结果显示,“上一个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的票数是:马克思第一、爱恩斯坦第二,牛顿第三,达尔文第四。接着,路透社又邀请各界名人再次评选,爱恩斯坦以一票之多领先于甘地和马克思。于是,马克思与爱恩斯坦并列为最有影响的千年伟人。路透社在评论中特别指出:《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影响。 西方的“马克思热” (2)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中很多都开设了马克思学说尤其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课,选修的人很多。 (3)从1995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1——2次马克思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如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第一届马克思大会”,1996年在美国纽约召开的世界社会主义学者第一届大会,同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96伦敦马克思大会”。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0年在美国纽约召开的“世界社会主义学者第二届大会”,每次会议都盛况空前,少则1500人左右,多则6000人以上。 教学内容: 第一讲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习意义 第二讲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第三讲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第四讲 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第五讲 与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的民主社会主义 第六讲 时代的新特点与历史的大趋势 第一讲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习意义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社会主义? 它来源于古拉丁文socialis,是一个形容词,原意是“同伴”、“同伙”、“同志”、“同盟”、“善于社交”。英文加上了ism变成了socialism——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含义: 1、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一门学科、一种理论学说,通常称科学社会主义亦即科学共产主义,在这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同义语。 2、作为一种革命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共产主义运动,都是指那种无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为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实践活动。 3、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科学社会主义是什么?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人类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学说。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同义;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这个理论的一般规律。 二、基本内容 1、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无产阶级如何去取得政权和运用政权对社会进行变革(改造)的道路和方法的理论和实践; 2、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无产阶级如何建成社会主义并且使之完善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的 三次历史性飞跃——历史的线索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6世纪初叶——19世纪40年代 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20世纪初 十月革命胜利,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 第三次历史性飞跃:——20世纪下半叶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学习意义 扩大视野 加深了解 获取学分 实现超越 第二讲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一、古代社会理想观 (一)中国古代的理想社会观 1、“大同”世界观 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周恩来说: “人人尽力,人人享受,人人快乐,这就是大同世界。” 2、“太平”世界观 太平——天下大治,大家平等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天下大家,处处平均,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二)西方古代的理想社会观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 柏拉图认为,私有制是一切争端和动乱的根源,只有确定财产均等才是达到社会幸福的唯一道路。 (三)古代理想社会观的特点 1、反对贫富不均,反对剥削压迫,主张财产公有,人人平等; 2、产品绝对平均分配; 3、建立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落后的基础上,有复古主义色彩。 二、近代空想社会主义 一、发展阶段及特点 (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6、17世纪——家庭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时期 1、代表人物: 托马斯·莫尔(1478-1535)英国政治家、思想家,代表作是《乌托邦》; 托马斯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