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华 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接纳中华人 民共和国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成员。图为 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第26届联大会议上发言。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 得到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拥 护。1971年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 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代表 的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 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条件?(单选) A.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他们要求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 C.中国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 D.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进程一:1970年10月,尼克松第一次公开表示愿意访华 进程二:1971年4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庄则栋 角色互换 假如你是尼克松(或周恩来),你将如何说服国会(或中央政治局)同意改善中美关系? 1970年10月,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美国友人斯诺夫妇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 * 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 导 言 59年前,一个新生的国家诞生在世界的 东方。 59年来,新生的中国经风雨、见世面、 开诚心、布公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树 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今天,让我们走进那风雨如歌的岁月,去感受那惊涛骇浪的艰险,去追忆那惊心动魄的抗争,去体验那惊世骇俗的镇定,去体会那惊天动地的成就。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1、基本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司令史枢波访问台湾 美国第七舰队旗舰“蓝岭” 号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 两大阵营处于紧张的对峙状态。西方各国都 对新中国虎视眈眈。 请思考,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 首要任务是什么呢?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 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主要是反美) 看一看,想一想: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与斯大林 在莫斯科合影 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定 有人说,中苏关系是“同志+堂兄”的关系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两国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其他协定。图为1950年2月14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在条约上签字。 意义 含义 内容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奠定了 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基础。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 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 不致孤立 问题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 二、50年代的外交成果: 1、建国初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53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内容 意义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1954参加日内瓦会议 4、1955参加万隆会议 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53年12月 31日,周恩来 在会见印度政 府代表团时第 一次提出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 这是1954年6月 下旬,应邀访 问印度时,和 印度总统拉金 德拉·普拉沙 德(右一)、副总统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右三)、 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合影。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 与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 内容 发扬: 意义: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如何理解它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包容性: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制度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 开
文档评论(0)